有关钵的成语
带钵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衣钵相传 |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 《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 |
沿门讬钵 | 见“沿门持钵”。 | |
盆满钵满 | 钵:一种像盆而较小的容器。 指取得丰厚的收入。 |
|
衣钵之传 | 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 宋・朱熹《答郑仲礼》:彼中朋友今有几人其趣向成就果能不失前人衣钵之传否? |
击钵催诗 | 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
托钵沿门 | 钵:僧尼的食器。 比喻挨家乞求施舍。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昼则托钵沿门,夜则栖身檐下,盖不知几经日矣。” |
沿门托钵 | 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 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
沿门持钵 | 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 |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钵的成语、带钵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