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采的成语

带采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左右采获 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文采风流 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采薪之疾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见“采薪之忧”。
想望风采 想望:仰慕。
风采:风度神采。
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藜藿不采
博采众议 博:广;议:建议。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采葑采菲 葑:蔓青,叶和根、茎都可食,但味苦;菲:芜菁类植物。
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想望丰采 见“想望风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采光剖璞 光:光辉;璞:玉石毛料。
比喻挑选人才。
汉・荀爽《与郭叔都书》:“盐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实为足下利之。”
神采飞扬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葑菲之采 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遗风余采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应对固无方,篇章亦不匮,遗风余采,莫与比盛。”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明・沈德符《野获编・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采椽不斫 采:柞木。
比喻生活简朴。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采及葑菲 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班衣戏采 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班衣戏采”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虽无儿,效老莱,班衣戏采。”
茅屋采椽 指住宿简陋。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采凤随鸦 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远不如自己的男人。
无精打采 打:打消;采:兴致。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铺采摛文 铺陈文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褒采一介 褒:赞扬;采:采用;一介:微小。
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
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饯》:“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博采众长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
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北齐 魏收《魏书・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干名采誉 干:求;采:取。
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谬采虚誉 见“谬采虚声”。 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自惟庸陋,靡所取裁,顾承过爱,谬采虚誉。”
采薪之忧 采薪:打柴。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光采夺目 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玉台翠树,光采夺目。”
兼收并采 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犊牧采薪 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采的成语、带采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