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酒的成语

带酒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好酒贪杯 指喜欢喝酒。 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甘酒嗜音 甘:嗜好。
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载酒问字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斗酒只鸡 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三国・魏 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金谷酒数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浆酒霍肉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愁长殢酒 愁长:愁闷的心肠;殢:困扰。
心肠愁闷容易病酒。
唐・韩偓《有亿》:“愁肠殢酒人千里。
浊酒菲肴 菲:微薄;肴:荤菜。
浑浊的酒,微薄的菜肴。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今具浊酒菲肴……枉驾来临,城为周瑜万幸也。”
酒饮微醺 醺,酒醉的样子。
喝酒喝到微醉。
酒色之徒 嗜酒好色的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酒酽花浓 酽:味厚,味浓。
酒味醇美,花香浓郁。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唐・曹唐《小游仙》: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
刘伶病酒
文期酒会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 宋・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桂酒椒浆 泛指美酒。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金貂贳酒 见“金貂换酒”。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劝饮酒》词:“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酒地花天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际。”
酒色财气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秉传》:“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之:的;意:意趣。
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阑兴尽 阑:尽;兴:兴致,兴夸。
酒宴完了,兴致也没了。
曾朴《孽海花》第20回:“大家又与青雯谈了些海外的事情,彼酬此酢,不觉日红西斜,酒阑兴尽,诸客中有醉眠的,也有逃席的,纷纷离去。”
池酒林胾 《史记 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
”后遂以“池酒林胾”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
借酒浇愁 用酒来浇灭郁积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明・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鲁酒围邯郸 比喻遭受陷害、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地受到牵扯,株连。 《庄子・ 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鲁国将自己的差酒说成是赵国的,将赵国的好酒说成是自己的,害得赵国被楚王围攻;另有一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鲁因酒不好(或少)惹楚王围攻,梁王趁楚攻鲁之机围了赵。赵被围皆因鲁酒薄。 “鲁酒旁围”、“鲁酒薄而邯郸围”同此。
旨酒嘉肴 旨:味美;嘉:好,美;肴:荤菜。
指美酒好菜。
西汉・戴圣《礼记・投壶》:“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酒言酒语 酒醉之后的胡言乱语。形容胡说八道,语无伦次。
对酒当歌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酒余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浊酒一杯 浊:浑浊。
指酒质差而且有限,聊以自娱或排遣。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诗朋酒友 作诗饮酒的朋友。 明・冯惟敏《粉蝶儿・李争冬有犯》套曲:“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
金貂取酒 见“金貂换酒”。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酒的成语、带酒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