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邻的成语
带邻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左邻右里 | 见“左邻右舍”。 | 欧阳山《苦斗》五十八:“左邻右里的贫苦农民带着红糖、生姜、糯米……来探望她。”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东邻西舍 |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 唐・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
邻父之疑 | 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 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
《韩非子・说难》:宋有富人,天雨坏墙,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
远亲不如近邻 | 指远方的亲戚虽然关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更密切。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 |
邻国之壑 | ||
邻女詈人 | 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
邻女窥墙 |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 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
烟火邻居 | 贴邻;近邻。 | |
邻里乡党 | 周制1邻=5家,1里=5邻,1党=500家,1乡=12500家。泛称一乡的人。 | 春秋・孔子《论语・雍世》:“毋!以与你邻里乡党乎!” |
亲仁善邻 | 见“亲仁善邻”。 |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
远亲近邻 | 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你便待佯推佯逊,我怎肯不瞅不问,常言道远亲近邻,不如你这对门。” |
村邻乡舍 | 指农村的左右邻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若是让村邻乡舍都知道,他田福堂的脸都没处搁。” |
三邻四舍 | 泛指邻居。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
比邻而居 | ||
与鬼为邻 | 和鬼做邻居。形容离死已不远。 | 宋・文莹《湘山野录》上卷:“写一诗于厅壁,诗云:‘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
以邻为壑 | 壑:山沟;大水塘。 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深沟。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
街坊邻舍 | 街坊:邻居。 指邻居人家。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唯邻是卜 | 指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
居不择邻 | 安家时没有选择好邻居。 |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
居必择邻 | 居:住;择:选择。 住家必须选择好邻居。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上》:“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 |
邻国为壑 | 一作“以邻为壑”。把邻国当作自己排泄洪水的沟壑。比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嫁祸邻国。 |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
德必有邻 | ||
天涯比邻 |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祸与福邻 | 邻:接近。 福与祸相距不远。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 |
天涯若比邻 |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情谊。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邻不安 | 指周围的人都受到干扰,不得安宁。 | |
街坊四邻 | 街坊:邻居。 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
《春阿氏谋夫案》第六回:“街坊四邻,你们都听听。如今这年月,颠倒儿颠拉,媳妇是祖宗,婆婆是家奴,你们给评评,是我昏瞆了,是她欺辱我。” |
德不孤,必有邻 | 有品德的人,必有邻居。表示有德的人,必有同类的人和他亲近,绝不会孤独无助。与“得道多助”义同。 | 论语里仁篇:“德不孤,必有邻。” |
西邻责言 | 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 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邻的成语、带邻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