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邦的成语
带邦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危邦不入 | 危:危险;邦:邦国,代指地方。 局势不稳定的地方不要去。 |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季不入,乱邦不居。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 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
治国安邦 |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
治郭安邦 | 犹治国安邦。 |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
一言兴邦 |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
敦睦邦交 | 敦睦:亲厚和睦;邦:泛指国家。 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 |
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而言,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
本固邦宁 |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 《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
兴国安邦 | 兴:兴盛;邦:国家。 国家兴盛安定。 |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
礼仪之邦 |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 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唐・魏征《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怀道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 | 《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
父母之邦 | 指祖国。 |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怀宝迷邦 |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 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
邦国殄瘁 |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 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诗经・大雅・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安邦治国 | 使国家安定太平。 |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
邦以民为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立国安邦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
济世经邦 | 济:拯救,救助;邦:国家。 拯救人世,治理国家。 |
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
论道经邦 |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
多难兴邦 | 邦:国家。 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左丘明《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兴邦立国 | 邦:国家。 建立和振兴国家。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
济世安邦 | 济:拯救。 邦:国家。 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
礼义之邦 | ||
一言丧邦 |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
邦国桢干 | ||
唇齿之邦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人:贤人;云:助词;亡:失去;殄瘁:病困。 贤人死亡了,国事危殆。旧时用来怀念那些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 |
《诗经・大雅・瞻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兵为邦捍 | 兵:军队;邦:国家;捍:捍卫。 军队是国家的保障。 |
清・刘亚《将略要论》:兵为邦捍,国家之威望,将吏之用权,民间之保护,皆借于兵。 |
民为邦本 | 邦:国家。 人民是立国之本。 |
春秋・孔子《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邦:国家。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邦的成语、带邦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