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逸的成语
带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好逸恶劳 |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
旷世逸才 | 旷世:绝代;空前。 逸才:超人的才智。 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
高人逸士 | 清高洒脱不慕名利的人。 | 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庐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 |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 顺:顺从;逸:安逸;逆:违背。 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
逸态横生 | 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 | 北周庚信《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 |
劳思逸淫 | 逸:安逸。 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
《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
自暇自逸 | 暇:空闲,闲暇;逸:安乐,安闲。 自己找空闲安逸。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饰,必有危亡之祸矣。” |
用逸待劳 | 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 《晋书・庾翼传》:“御以长辔,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复可冀。” |
高情逸态 | 高情:高雅的情致。 逸态:安闲的神态。 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
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
才藻艳逸 | 才藻:才情和文采,才华;艳:华美;逸;超逸。 才华华美超逸。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 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
劳逸结合 | 逸:原指安乐;安闲。 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畸流逸客 | 指高行脱俗的隐逸之士。 | 清・厉鹗《〈吴礼部诗话〉跋》:“[明・胡无瑞]尝跋此册及《敬乡录》云:‘遍举郡邑,凡有闻者,缉其制作履历,粲若指掌,下逮畸流逸客,片语只词,亦博采旁证。’” |
心逸日休 | 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 《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卓逸不群 |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汉・蔡邕《荐边让书》:“才艺言行,卓逸不群。” |
师逸功倍 | 师:学习;逸:安闲。 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
《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
骄奢放逸 | 同“骄奢淫逸”。 | 《北齐书・段孝言传》:“孝言本以勋戚绪馀,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 |
居逸思危 | ||
一劳永逸 | 逸:安逸。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
东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
闲情逸志 | 同“闲情逸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要知世间好事甚多,谁有那些闲情逸志去做。” |
沉湎淫逸 | 过度沉溺于淫乐之中。沉迷酒色,荒淫无度。 | 宋・杨万里《宋故龙图阁学士张公神道碑》:“太康败于甘酒,桀败于酒池,厉王败于荒酒,幽王败于沉湎淫逸。” |
欲逸恶劳 | ||
遁逸无闷 | 见“遁世无闷”。 | 南朝・梁・江淹《无为论》:“欲使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
旁逸横出 | 犹言到处出没。 | |
反劳为逸 | 劳:疲劳;逸:安闲,休息。 把疲劳转化为安逸。 |
明・揭喧《兵经百篇・更字》:“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人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 |
幽情逸韵 | 深沉、超俗的情致和情调。 | 清・郑燮《题破盆兰花图》: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茅盾《幻灭》:“他们都是儿女成行,并且职务何等繁剧,尚复有此闲情逸趣,更无怪那班青年了。” |
待劳以逸 | ||
以逸待劳 | 逸:安闲;劳:疲劳。 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
先秦・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避劳就逸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逸的成语、带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