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途的成语

带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改途易辙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清・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幡然改途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
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进退无途 同“进退无路”。 《魏书・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虽有韩白,恐无全理。”
引入歧途 歧途:岔路。
带到错误的道路上。
王朔《我是你爸爸》:“尤其是你又知道什么是对?没叫她引入歧途,你替她着什么急?”
跋涉长途 跋涉:登山涉水。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长路的艰辛。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惮跋涉长途,送我们至万国通商文明之地。”
日暮穷途 参见“日暮途穷”。 唐・钱起《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日暮穷途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
视为畏途 畏途:危险可怕的道路。
指把某种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极难行走的路。
战国・庄子《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急不择途 犹慌不择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日莫途远 见“日暮途远”。
荆棘载途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荆棘塞途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道听途说 道、途:路。
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引入迷途 带进虚假之中。
同归殊途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穷途落魄 落魄:失意的样子。
比喻无路可走,潦倒失意。
清・陈熙晋《临海集序》:“临海穷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于本心。”
迷途羔羊 迷途:迷失了方向、路途。
比喻犯错误、一时失足的年轻人。
鹰犬塞途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
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识途老马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仆仆道途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如客店必照例造报月一陈核,则仆仆道途,不胜其苦矣。”
彷徨歧途 犹犹豫豫怕走上岔道。
途穷日暮 犹日暮途穷。 清黄遵宪《群公》诗:“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穷途潦倒 潦倒:失意。
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傅抱石《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日暮途穷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
比喻接近灭亡。
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假途灭虢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出处殊途 见“出处殊涂”。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八:“出处殊途,俯仰异容。瞻叹古烈,思迈高踪。”
中途而废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道听途传
途途是道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聂绀弩《女权论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末路穷途 穷途:处境困窘。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吴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途的成语、带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