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进的成语

带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元・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循次而进 循:依照,顺着。
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分进合击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进贤达能 犹言进贤任能。 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寸进尺退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进退跋疐 犹言进退两难。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得步进步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进寸退尺 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先秦・李耳《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末学后进 学识肤浅的晚辈。
进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害。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进退存亡 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 《周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加官进禄 禄:俸禄;旧社会称官吏的薪水。
提升官职;增加俸禄。
《金史・后妃传下・章宗元妃李氏》:“向外飞则四国来朝,向里飞则加官进禄。”
进退触籵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指进退两难。 语出《易・大壮》:羝羊触籵,不能退,不能遂。孔颖达疏退谓退避,遂谓进往。羝,公羊。籵,篱笆。
更进一竿 更:再,又;竿:竹竿。
又前进了一步。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杂进巧拙 杂:混杂在一起。
灵巧的和笨拙的人都能得到录用。
唐・韩愈《进学解》: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姘,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进贤拔能 犹言进贤任能。 《魏书・任城王澄传》:“进贤拔能,重官人之举;标赏忠靖,旌养人之器。”
知难而进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洒扫应对进退 洒扫:河水扫地,泛指家务事;进退: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
旧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长、客人面前应做的起码的事。
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
进善黜恶 见“进善退恶”。 《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
进退无所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进退失图 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 《魏书・傅永传》:“叔业进退失图,于是奔走。”
兼程前进 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西晋・陈寿《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进退无依 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晋・道安《平心露布文》:“师旅困穷,城池陷露,君臣失色,进退无依。”
齐驱并进 同“齐头并进”。 沙汀《淘金记》:“在进行当中就又逐渐分化起来,谈话的便变成了好几组了,各不相涉地齐驱并进。”
进旅退旅 旅:共,同。
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
进退失据 据:依据;凭借。
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宋・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后进领袖 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进的成语、带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