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辙的成语

带辙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虫臂拒辙 拒:抵抗;辙:车轮痕迹,指车。
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靡旗辙乱 靡:倒下。
指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宋书・沈攸之传》:“未有凭陵我郊沂,侵轶我河县,而不焚师殪甲,靡旗辙乱者也。”
出于一辙
改弦易辙 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改途易辙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清・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涸辙之鲋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
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出门应辙 犹出门合辙。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学者每闭门造车,出门应辙,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
造车合辙 喻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五卷:“反观序《修水集》造车合辙之语,则知持此论旧矣。”
蹈袭覆辙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元《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涸辙之枯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
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飨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
同出一辙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扳椽卧辙 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之词。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攀车卧辙之恋,争涂不忘。
更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
改辕易辙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
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北辙南辕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见“北辕适楚”。
万涂一辙 涂:通“途”;辙:车轮在路上轧出的痕迹。
指一切事物都有差别,但道理都是一样。
晋・卢谌《赠刘琨》: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善行无辙迹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足迹或车辙。形容具有高尚行为的人,不愿意人们对他有所觉察。 《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螳螂拒辙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唐・刘知幾《史通・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殊辙同归
涸辙枯鱼 见“涸辙鱼”。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蹈人旧辙 辙:车迹,指道路。
走别人走过的路。指因循旧说,无主见地人云亦云。
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秉笔之士所用故实,有淹贯所不究者,有蹈前人旧辙而不讨论所以来者,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辙:车轮轧过的痕迹。
指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宋・沈作喆《寓卷》七:尊宿语言问答之间,未尝见面交谈也,而说法度人千里同音,如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了无差异。
狃于故辙 狃:习以为常。
习惯于走老路。形容保守、拘泥于旧方法,旧框框,不愿意改变。
《元史・张桢传》:臣愚等以为驭天下之势,当论其轻重强弱,远近先后,不宜胶于一偏,狃于故辙。
古今一辙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行无辙迹 辙迹:车轮辗过留下的痕迹。
指离开后,便没有留下痕迹。
比喻行踪不定,无法寻觅到踪迹。
晋・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简陋的屋子),幕天席地(将天当幕,把地当席,形容将天地当成屋舍) ,纵意所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艺文类聚》卷七一引 晋 枣据 《船赋》:“且其行无辙迹,止无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驰奔。”南朝 梁 任昉 《答刘居士》诗:“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旗靡辙乱 谓阵脚已乱,抵挡不住。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北辕南辙 参见[南辕北辙]。
熟路轻辙 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曲折,依然熟路轻辙。”
万殊一辙 殊:不同、差异;辙:车轮在路上轧出的痕迹。
指一切事物都有差别,但道理都是一样。
晋・卢谌《赠刘琨》: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蹈其覆辙 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
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辙的成语、带辙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