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跃的成语

带跃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虎跃龙骧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
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
跃马扬鞭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匣剑何时跃 匣剑:藏在匣中的宝剑。
藏在匣中的宝剑什么时候会跳出来。比喻贤才什么时候才能施展本领。
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诗:“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
捬操踊跃 拍着手欢呼跳跃。形容喜悦兴奋的样子。 汉・马融《长笛赋》: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径鸟伸,鸱视狼顾,捬操踊跃。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踊跃输将 输将:捐献,缴纳。
群众纷纷捐献东西以表支持。
《清史稿・田文镜传》:文镜奏今年河南被水州县,收成虽不等,实未成灾,士民踊跃输将,特恩蠲免钱粮,请仍照额完兑。
拏风跃云 比喻气概雄伟。 明・宋濂《凤阳陈方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拏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
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凫趋雀跃 象野鸭那样快跑,象鸟雀那样跳跃。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 唐・卢照邻《穷鱼赋》:“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
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横戈跃马 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拊髀雀跃 拊:拍击;髀:大腿。
拍打着大腿,像雀儿欢跳一样。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
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抚髀雀跃而游。”
龙跃虎卧 比喻笔势纵横驰骋,自在有力。 宋・赵佶《宣和书谱》卷十五:梁武帝评之曰:‘势如龙跃天门,虎跃凤阁,是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龙跃鸿矫 喻高举远逝。 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鸢飞鱼跃 鸢:老鹰。
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跃跃欲试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
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儿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龙翔凤跃 见“龙翔凤舞”。 宋・苏轼《告文宣王文》:“诡然如龙翔凤跃。纯乎玉振而金声。”
雀跃欢呼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鹰飞鱼跃 老鹰飞,游鱼跳。形容自然界的活跃景象。
燕跃鹄踊 形容迅捷威猛。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古冶子]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
横刀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阔:宽广。
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欣喜雀跃 雀跃:鸟雀跳跃。
喜悦得像鸟雀跳跃似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宋江闻报,把那忧国家,哭兄弟的病证,退了九分九厘,欣喜雀跃,同众将拔寨都起。”
虫鸣螽跃 螽:螽斯,昆虫名。
草虫鸣叫螽斯跳。
《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跳跃纸上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拿风跃云 拿:握持。
比喻气概雄杰俊伟。
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距跃三百 指欢欣之极。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马跃檀溪
喜跃抃舞 抃:鼓掌。
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跃的成语、带跃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