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赴的成语
带赴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如泉赴壑 | 壑:大水坑,山沟。 象泉水流向山涧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
唐・李观《与处州李使君书》:美声溢海内,佳话满人口,开阁延土,如水赴壑;财无积实,宾至如归。 |
违利赴誉 | 违:离去,引申为放弃;赴:奔走。 去利欲而求名誉。指图名不图利。 |
汉・王充《论衡・答佞》: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
百川赴海 | 百:表示多。 川:江河。 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
赴蹈汤火 |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 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
玉楼赴召 | 文人早死的婉词。 |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首尾相赴 | 首尾:前后。 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 |
修文赴召 | ||
风驰电赴 | 形容迅速赶赴。 | 《晋书・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复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
慷慨赴义 |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 赴义:为正义而死。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
全力以赴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 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 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憬然赴目 | ||
捐躯赴难 | 躯:身体。 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夜蛾赴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赴:投入。 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
《魏书・崔浩传》:“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
飞蛾赴烛 | 见“飞蛾赴火”。 |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
如赴汤火 | 好像迈进开水和火中。比喻进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
单刀赴会 |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
如水赴壑 |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 清・吴趼人《发财秘诀》第一回:“引得那无知之徒,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 |
全力赴之 | 赴:前往。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赴难如归 | ||
赴火蹈刃 | 赴:前往;蹈:踩踏。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
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
蹈汤赴火 | 比喻不避艰险。 |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
赴死如归 | 形容不怕牺牲。 |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
赴东海而死 | 赴:往,去。 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
违利赴名 |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 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
探汤赴火 | ||
蹈赴汤火 | 同“蹈汤赴火”。 | 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
蹈火赴汤 | 同“蹈汤赴火”。 | 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
入火赴汤 | 喻不避艰险。 |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
飞蛾赴焰 | 见“飞蛾赴火”。 |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赴的成语、带赴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