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资的成语

带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6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资斧困竭 资斧:旅费,盘缠。
指盘缠很少或已经用完。
《易经・旅》:“旅于处,得其资斧。”
资浅齿少 资:资历。
资历浅,年纪轻。
宋・张孝祥《严守朱新仲》:“某赣愚不学,资浅齿少,而今兹除授,乃先众俊,朝夕揣惧。”
水乳相资
文武兼资 兼:并。
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唐・韩愈《举马楤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累更方镇皆有功,若以代臣实为至当。”
瑚琏之资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
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琏也。’
资深望重 资格老,声望高。 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
三径之资 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
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宋书・陶潜传》: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摆老资格 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天资卓越 非常优秀的天资。
霸王之资 资:凭借。
争霸称王的资本。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因敌为资 犹因敌取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今军无见粮,当因敌为资。”
自备资斧 资斧:旅费、盘缠。
指自己准备旅费。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所费不资 不资:资财无法计算。
靡费资财无数。
《元史・泰定帝纪一》:“壬申,御史台臣言:‘廉访司莅军,非世祖旧制,贾胡鬻宝,西僧修佛事,所费不资,於国无益,并宜除罢。”
润笔之资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天资雄厚 具有想象或发明的天生的能力。
水则资车 资:取。
在水路上通船时,应该取来车辆备用。比喻有备无患。
《国语・越语上》: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时。
论资排辈 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
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资怨助祸 资:资助。
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资藉豪富 资藉:家产。
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南史・到伪传》:“伪资藉豪富,厚自奉养,供一身,一月十万。”
居安资深 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负薪之资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资:资慧能力。
指卑贱者的资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于陪隶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
佣书自资 佣书,受雇于人,为人抄写文字。全句是说替人抄书写字,以维持生计。形容人靠写字或写文章过活。 魏书刘芳传:“昼则佣书自资给,夜则读诵不寝。”
兼资文武 兼资:兼有。
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资浅望轻 资:资历。
资历浅,名望小。
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奏状》:“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讲筵,即以迂疏寡陋,资浅望轻,恳辞四五,而不获命,遂已不敢复辞讲职。”
以资切磋 资:帮助;切磋:古代把兽骨、象牙磨制成器物。
借以帮助共同研究。
《诗经・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因敌取资 因:依,靠;资:财物,资用。
从敌人方面取得资用、给养。
《北史・燕凤传》:“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资的成语、带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