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赃的成语
带赃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并赃拿贼 | 行迹露败,当场人脏俱获。 |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你地硬抵着头皮儿对。”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
坏法婪赃 | ||
赃私狼籍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晋书・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
捉奸见双,拿贼要赃 | 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2回:“‘捉奸见双,拿贼要赃’……无有对证,如何诬赖孤家呢!” |
贪赃枉法 |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 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
赃私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茹千秋]其子寿龄为乐安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恶罚,傲然还县。” |
拿贼见赃 |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 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拿贼见赃,杀人验伤,我有何罪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
赃心烂肺 | 形容心肠肮脏卑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样赃心烂肺的,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说咱们这边混帐。” |
赃污狼籍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
人赃俱获 | 人:犯人;赃:赃物、赃款。 嫌犯与不正当取得的财物同时被捕获。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牛公取笔,请张生一一写出,按名捕捉,人赃俱获,没一个逃得脱的。 |
拿贼拿赃 |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
捉贼见赃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元・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
真赃真贼 | 赃物、罪犯都确凿无疑。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黄信道:‘还你一个证见,教你看真赃真贼,我不屈你。左右,与我推将来。’” |
滥吏赃官 | 滥:贪得。 贪污腐化的官吏。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莫不是滥吏赃官,将民业攘。” |
抱赃叫屈 | 手里拿着赃物却叫喊冤枉。比喻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无理狡辩。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古人恁么说话,大似抱赃叫屈。 |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捉贼捉赃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赃贿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 《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
赃贿狼籍 | 见“赃贿狼藉”。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
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 |
赃秽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严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 |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 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赃盈恶贯 | 指贪赃甚多,罪恶滔天。 | 宋周密《齐东野・洪君畴》:“甚而台省之胥,赃盈恶贯,以置典宪,亦曰:‘为内侍泄冤也。’” |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2回:“拿贼拿赃,拿奸拿双,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这是要偿命的。”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 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坐地分赃 | 赃:赃物。 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 |
《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
赃污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
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 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赃的成语、带赃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