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豺的成语

带豺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豺狼塞路 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
比喻坏人当权。
《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豺虎肆虐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
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汉・张衡《南都赋》:“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鸢肩豺目 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
豺狼野心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豺狼冠缨 豺狼:比喻坏人;冠缨:古代官吏的装束。
比喻坏人作官掌权。
唐・李白《古风・第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党豺为虐 党:结成团伙;豺:一种凶恶的野兽,常比喻凶残的人。
虐:残暴。
与凶残的人结成团伙做残害人的勾当。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
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豺狼当涂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晋书・熊远传》:“孝怀皇帝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投之豺虎 投:扔。
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宋・陈亮《寄何茂恭文》:“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豺狼当道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汉・荀悦《汉纪・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蜂目豺声 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左丘明《左传・文公元年》:“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投畀豺虎 畀:给与。
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虎豹豺狼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 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似一会,渐渐沉下去了。”
当路豺狼
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
比喻坏人当权。
《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豺狼塞道 塞:堵塞。
豺狼堵塞了路。比喻坏人得势掌权。
《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骨瘦如豺 见“骨瘦如柴”。 《埤雅・释兽》:“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豺狼之吻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豺狼成性 豺:一种类似狼的凶残野兽;也叫“豺狗”。
像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加以虺蜴为人,豺狼成性。”
豺狼当路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豺的成语、带豺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