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调的成语

带调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调虎离山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调嘴弄舌 调嘴:耍嘴皮。
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胡歌野调 指下流的歌曲小调。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歌野调,胡支扯叶。”
调朱傅粉 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裘廷梁《伦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调剂盐梅 调剂:调整使洽宜;盐梅:咸味和酸味。
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指调解家庭纠纷。
《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鼎鼐调和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调查研究 了解情况,考察分析。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
调嘴调舌 见“调嘴弄舌”。 《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
调脂弄粉 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宋・李颀《古今诗话》:“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诗。徐诗富艳,李多用事。李谓徐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徐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垛叠死人耳。’”
通文调武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调神畅情 使精神顺适,情绪欢畅。 《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饱,圣贤通执。奉君养亲,靡不加精。安虑润气,调神畅情。”
居间调停 处在两方中间,调解他们的纷争。是法律用语,也可用于国际争端。又作“居中调停”。
改调解张 改调:改变音调。
解张:拆掉旧弦,换上新弦。
参见[改弦更张]。
旧调重弹 旧调:陈旧的调子。
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调唇弄舌 见“调唇弄舌”。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中外人来往,恣意调唇弄舌。”
北调南腔 参见[南腔北调]。
野调无腔 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白雪遗音・马头调・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
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
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风流调法
风调雨顺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
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调和鼎鼐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
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调丝弄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弹拨吹奏乐器。
元・汤式《赠人》:“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吹竹调丝 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
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官腔官调 官场中的门面话,指利用规章、手续来推托、责备的话。
重弹老调 又弹起陈旧的老调子。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调墨弄笔 谓玩弄文字技巧。 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
千古绝调 犹千古绝唱。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仪征柳耆卿墓》云:‘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酝藉含蓄,实是千古绝调。”
调虎离窠 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
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
离山调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白雪遗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爷得胜不班师,秦桧东窗定巧计,私造金牌传假旨,暗使离山调虎计,风波亭上死的屈。”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调的成语、带调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