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请的成语

带请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为民请命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
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请求乃论
请功受赏 请求评定功绩给予奖励。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请这一杯酒,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就有陈达、牛金与兄长请功受赏。”
请先入瓮 谓请先受审认罪。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则说老夫请先入瓮。”
大请大受 谓优厚的待遇。 《水浒传》第七回:“他现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
请将不如激将 指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不请自来 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邀功请赏 邀:希求。
拿着功劳去请求奖赏。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本无远虑深谋,意在邀功求赏。
请客送礼 宴请客人,馈赠礼物。 邓小平《军队整顿的任务》:“有的部队请客送礼,修建楼堂馆所。”
发棠之请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
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请由此亡 请允许我从此离开您。
批鳞请剑 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批鳞请剑”谓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事见《汉书・朱云传》。
不情之请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诎膝请和 诎:通“屈”,弯曲;诎膝:下跪。
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诎膝请和。”
另请高明 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倘若这女客不要,还得主人另请高明。”
终军请缨
祛衣请业 祛衣:掀起衣服。
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
汉・韩婴《韩诗外传》: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祛衣请受业。
请从隗始 隗:郭隗自称。
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请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请自隗始 自:从;隗:郭隗自称。
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魂祈梦请 形容时时刻刻都在祈求。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魂祈梦请卜之。
投笔请缨 指弃文就武,请战擒敌。 《后汉书・班超传》:久劳苦,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请长缨 缨:绳子。
指请求上前线杀敌。
唐・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须请长缨。
迎门请盗 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后以“迎门请盗”比喻至孝。
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束蕴请火 见“束缊请火”。 《韩诗外传》:“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请人捉刀 捉刀:指代人作文。
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束缊请火 束缊:束一扎乱麻为火把;请火:借火。
比喻求助于人。
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请君入瓮 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
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断发请战 断:割断。
割下头发,请求出战。旧时指将士急于出征,士气高昂。
《后汉书・王霸传》:合战良久,霸军中将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非请莫入 没有被邀请不要进入。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请的成语、带请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