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诛的成语
带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笔诛口伐 | ||
天地诛戮 | 见“天地诛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 |
诛凶殄逆 | 诛:讨伐。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
诛锄异己 | 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
唐・姚思廉《梁书・止足・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比屋可诛 |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 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诛凶讨逆 | 诛:讨伐。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
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身为上将,统领大军,奋武扬威,诛凶讨逆。” |
诛心之论 | 诛:惩罚。 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
禁暴诛乱 | 禁除暴行,诛杀叛乱。 | 汉・贾谊《过秦论》:“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
人人得而诛之 |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 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
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
诛求不已 | 见“诛求无已”。 | 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
伏法受诛 |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 犯法被杀。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战国・庄子《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
不教而诛 | 诛:杀或惩罚。 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
先秦・荀况《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
笔诛墨伐 | 笔、墨:指文字。 诛:谴责。 伐:声讨。 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
萧斧之诛 | 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 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
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
神怒天诛 | 诛:杀戮,惩罚。 罪大恶极,神灵震怒,天意欲加诛杀。 |
唐・欧阳詹《暗室箴》:“天不长慝,神实正直,神怒天诛,未始有极。” |
绣斧之诛 | 绣斧:指皇帝指派、掌有生杀大权的巡察官员。 指皇帝特派官员对某人的诛罚。 |
《汉书・武帝纪》:遗直指使者暴胜之等,在绣前,杖斧,分部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 |
口诛笔伐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 伐:征讨。 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罪不胜诛 |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
赦事诛意 | 赦:赦免;事:指罪恶事实;诛:惩罚;意:指不良意图。 赦免有罪的人而惩罚只是图谋不轨却并无具体行动的人。 |
《后汉书・霍谞传》: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弒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
诛不避贵 | 诛:惩罚。 惩办罪行不避忌权贵。法令面前贵贱平等。 |
《晏子春秋・内篇问》:“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声。” |
天地诛灭 |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
朋坐族诛 | 坐:坐罪。 有朋友关系的人也被判罪,整个家族被杀掉。比喻株连治罪,残暴统治。 |
孙中山《讨袁檄文》:“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 |
罪不容诛 |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死有余诛 | 犹死有余辜。 | 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有余诛。” |
诛故贳误 | 谓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 汉・王充《论衡・答佞》:“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 |
诛求无厌 | 指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
《元史・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
笔伐口诛 |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
诛尽杀绝 | 杀得一个不留。诛:斩。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诛的成语、带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