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论的成语
带论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6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峭论鲠议 | 指议论严正刚直。 | 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
就事论事 | 就:按照。 指按照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也指只评事情的现象;不涉及事情的本质和做事的指导思想。 |
宋・杨时《杨龟山集・荆州所闻》:“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
涩于言论 | 形容说话迟钝。 |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
谈古论今 | 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品头论足 | 见“品头题足”。 |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
衡短论长 | 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岂不诬哉?” |
尊酒论文 | 尊:通“樽”,古代盛酒器。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明・无名氏《渭塘奇遇》第一折:“每常四方贤客,有往来者,我常会于宅第,尊酒论文。”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数黑论黄 | 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
论功行封 |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
卑论侪俗 | 侪俗:指俗人之流。 降低言论的格调、情趣以混同于一般俗人。指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迁就流俗。 |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
是非自有公论 |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
持平之论 | 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 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
自有公论 |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
拔剑论功 |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
虚论高议 | 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
欺人之论 | 欺骗人的话。 | 明・余继登《典故继闻》卷二:若谓神仙混物,非凡人所能识,此乃欺世之言。 |
虚论浮谈 | 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指大话、空话。 | 宋・刘颜《辅弼名对序》:又有虚论浮谈,谗言轻议,虽辅弼之士,亦不取焉。 |
危言竦论 | 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4回:“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危言竦论改过望同胞。” |
论一增十 | 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 汉・王充《论衡・艺增》: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 |
另当别论 | 另:另外;论:评论。 指原来的看法或结论不能成立而应当另外加以评论。 |
|
谠论危言 | 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 宋・曾巩《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诗:谠论危言望素隆,独于声利性偏慵。 |
争斤论两 |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 |
知人论世 |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评头论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
舐皮论骨 | 舐:舔。 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 |
迂阔之论 | 远而不切实际的谈论。 | 东汉・班固《答宾戏》:“彼岂乐为迂阔哉。” |
目睫之论 | 比喻肤浅的见解。 | 宋・陈善《扪虱新话・扬子》:“雄作《太玄》以拟《周易》,或者比之吴楚谮王,顾非伪乎,此目睫之论也。” |
论长道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
姑置勿论 | 姑:姑且。 置:放在一边。 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论的成语、带论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