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警的成语
带警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昼警夕惕 | 日夜警惕戒慎。 | 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
风流警拔 | 警:敏悟;拔:突出。 风雅且文思很敏捷。 |
《北齐书・裴让之传》: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淡竟日,愔每曰:‘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 |
烟火之警 | 烟火:烽火。 烽火的警报。指发生战事。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
警愦觉聋 |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
以一警百 | 警:警戒;警告。 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
东汉・班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狗吠之警 |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 |
圆木警枕 |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
惩一警百 | 警:警戒,也做“儆”。 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
语本《汉书・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庸庵笔记・威丰季年三奸伏诛》:“用特惩一儆百,期于力振颓靡。” |
风尘之警 | 风尘:战乱;警:警报。 战乱发生的警报。 |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
日夜警戒 | 白天黑夜不断警戒或监视。 | |
歼一警百 | 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 | 清・夏燮《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
触目警心 | 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
犬吠之警 | 指抢劫、偷窃之类。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
出警入跸 | 警:警戒;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 指旧时帝王外出和回来时,路过的地方严加戒备。 |
《汉书・梁孝王传》:出称警,入言跸。 |
黄牌警告 |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
杀一警百 | 见“杀一儆百”。 |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
警心涤虑 | 警:警觉;涤:扫除。 形容警觉内心,清除杂念。 |
《清史稿・明珠传》:“至于紧要员缺,特令会同推举,原期得人,亦欲令被举者警心涤虑。” |
昼警暮巡 | 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严密。 | 宋・戴少平《王荣神道碑》:“公家之事,知无不为,昼警暮巡,考课尤著。” |
诛一警百 | 诛:杀戮,处罚。 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 |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
晏开之警 | 晏,晚也。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形容时世不安宁。 | 《后汉书・耿国传》:“令东扞鲜卑,北拒匈妈,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警的成语、带警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