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言的成语
带言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1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听其言观其行 | 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 |
风言俏语 | 俏语:俏皮话。 打情骂俏的话。 |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雯青本是花月总持、风流教主,风言俏语,从不让人。” |
片言折狱 |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 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
瞽言萏议 |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 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
|
询事考言 | 询:查询;考:考核。 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 |
《尚书・尧典》:“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 |
至言不烦 | 烦:烦琐。 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晏含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也。’ |
敢怨而不敢言 |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 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
言寡尤,行寡悔 | 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言以足志 | 足:完成;志:意愿。 言语能够用来表达意愿。指思想可以通过言语反映出来。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
直言无讳 | 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
甘言巧辞 | 甘:甜,甜言蜜语。 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事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辨。” |
不可言状 | 状:形容。 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
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 |
瞽言蒭议 | 瞽言:不达事理的议论;蒭议:草野之人的议论。 水平不够,见解不深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
《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蒭议,伏待斧钺。 |
默默无言 |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
言人所不言 | 言:说。 敢于说别人不敢和不便说的话,即直言不讳。 |
《旧唐书・李绛传》:卿所言皆人所不能言,真忠臣也。 |
多言或中 | 或:有的。 中:正好对上。 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
乐不可言 |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 战国・楚 屈原《楚辞・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
謏言謏说 | 謏:小。 指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下至謏言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
行言自为 | 行:行为;言:言论。 行为和言论都是自己发出的。比喻要自己约束自己。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
言不及行 | 谓言行不一。 | 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
俗语常言 | 早已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岂不闻俗语常言,酒解愁肠。 |
苦语软言 | 苦语:逆耳的忠言;软言:委婉的话。 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 |
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苦语软言,随方弘训。” |
食言而肥 | 食言:失信。 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大言相骇 | 大言:夸大的言辞;骇:惊扰。 说大话吓唬人。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 |
三言二语 |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 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 |
庸言庸行 |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 《周易・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
有言在前 | 已以有话说在前头。指事先打了招呼。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在前,一字也不敢开口。” |
口出大言 |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
言之有序 |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 《周易・艮》:“言有序,悔亡。” |
不苟言笑 | 苟:苟且;随便。 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言的成语、带言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