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裘的成语

带裘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众腋成裘
反裘伤皮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软裘快马 轻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马,喻生活豪奢。 唐・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业绍箕裘 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
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
肥马轻裘 裘:皮衣。
骑的是好马;穿的是裘衣。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吉光片裘 同“吉光片羽”。 明・陈继儒《妮古录》第一卷:“余有宋仲温出子昂《兰亭跋》,诸体皆备,而仅九段,然亦吉光片裘也。”
箕裘之绍
鹿裘不完 比喻检朴节俭。 《汉书・虞延传》:“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
轻裘朱履 裘:皮袄;履:鞋。
穿着轻暖的皮袍和红色便鞋。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振裘持领 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汉・杨伦《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
裘马清狂 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唐・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箕裘相继 箕:簸箕。
裘:皮袍。
比喻子继父业。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黑貂之裘 用黑貂皮做成的衣服。指豪华昂贵的衣服。 《战国策・赵策一》:明日来,抵掌而谈。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镒。
向狐谋裘
反裘负薪 见“反裘负刍”。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归老菟裘 菟裘:古地名。
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金尽裘弊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貂裘换酒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
用貂皮大衣换酒喝。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
宋・张辑《贺新郎・乙未冬别冯可久》:“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裘马轻肥 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箕裘不坠 比喻前辈的事业后继有人而不会中断。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狐裘蒙茸 见“狐裘蒙戎”。 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爱毛反裘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羊裘垂钓 裘:皮衣。
穿着羊皮衣服钓鱼。比喻隐居生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
克绍箕裘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
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五月披裘 比喻清高廉洁。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反裘负刍 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
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轻裘缓带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 《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裘敝金尽 裘:皮衣。
皮衣穿破了,钱用完了。比喻生活穷困。
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忽裘敝而金尽,遂寡欢而愁殷。”
菟裘归计 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
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狐裘龙茸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裘的成语、带裘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