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蛟的成语
带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蛟龙得云雨 | ||
抱虎枕蛟 | 枕:以头枕物;蛟:古代传说中的独角龙。 双手抱着老虎,送枕着蛟龙。比喻处境危险。 |
元《宋史・洪咨夔传》:况与大敌为邻,抱虎枕蛟,事变叵测,顾可侈因人之获,使边臣论功,朝廷送德。 |
腾蛟起凤 | 蛟:蛟龙;凤:凤凰。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蛟龙得雨 |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 《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起凤腾蛟 |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唐・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蛟龙得水 |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 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
管仲《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擒虎拿蛟 | 蛟: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
捉虎擒蛟 | 蛟:蛟龙。 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
蛟龙失水 | 蛟:传说的无角龙。 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
断蛟刺虎 |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
蛟龙戏水 |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 蛟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 蛟龙得到云和雨,就会飞腾上天,终究不会呆在池中。比喻有才能的人一旦遇到机会,就会充分施展才华。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在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
潜蛟困凤 | 喻被埋没的贤才。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有日皇风动,黎民欢颂。那时呵,看潜蛟困凤,终须腾踊。”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蛟的成语、带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