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薪的成语

带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薪尽火灭 薪:柴火。
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以荷析薪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原谓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救火投薪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覆酱烧薪 指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米珠薪桂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抱火卧薪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处境险恶。
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采薪之疾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见“采薪之忧”。
珠米桂薪 见“米珠薪桂”。
救焚益薪 焚:火灾;薪:柴草。
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清・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薪传有自 薪:柴;自:从……出来的地方。
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粒米束薪 粮柴少得可怜。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
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
火传穷薪 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薪贵于桂 薪:柴草;桂:桂木。
形容物价飞涨。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然糠照薪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负薪之才 负:背,薪:柴。
只有背柴草的才能。旧时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
薪尽火传 薪:柴。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尝胆眠薪 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见“尝胆卧薪”。
久束湿薪 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
厝火积薪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
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薪储之费 指柴米等日常生活费用。 唐・白行简《李娃传》:应乡赋秀才举,将行,乃盛其服玩车马之饰,计其京师薪储之费。
负薪之忧 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绸缪束薪 绸缪:紧紧缠绕。
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绝薪止火 绝:断绝;薪:柴草。
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抽薪止沸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采薪之忧 采薪:打柴。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薪烬火传 薪:木材。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
梁启超《管子传・自序》:“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烬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
枉突徙薪 据汉刘向《说苑·权谋》,有人见邻人烟囱直立且旁有积薪,劝其改为弯曲烟囱并移走积薪;邻人不从,后果失火。后以“枉突徙薪”喻防患于未然。 据汉・刘向《说苑・权谋》载,有人见邻人烟囱直立且旁有积薪,劝其改为弯曲烟囱并移走积薪;邻人不从,后果失火。
抱薪救焚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薪的成语、带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