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蓄的成语

带蓄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储精蓄锐 储:积累;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楞严经》卷九:修行人储精蓄锐,精进思维,而欲现种种身,善巧方使,说法利生,原属善意;无奈于定中起心动念,同时有所贪求,便为魔所乘,而来恼乱。
蓄盈待竭 蓄:积蓄,储藏;竭:干涸。
积蓄部队的锐气,等待对方士气低落时再出击。
清・汪宗沂《卫公兵法・将务兵谋》:“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
富商蓄贾 同“富商大贾”。 《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养威蓄锐 培植威力,积蓄锐气。 唐・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养威蓄锐,真殄元凶。”
九年之蓄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相容并蓄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蓄锐养精 《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尊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
《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尊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养力蓄锐 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畜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养锐蓄威 见“养威蓄锐”。 《清史稿・洪承畴传》:“我军亦得养锐蓄威,居中制外。”
衔悲蓄恨 衔:含着。
心里藏着悲痛和仇恨。
《乐府诗集・蔡琰琴曲歌辞>》:“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蓄恨兮何时平!”
兼收并蓄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
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兼容并蓄 同“兼收并蓄”。 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俱收并蓄 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蓄谋已久 蓄:等待;谋:谋划。
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养精蓄锐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蓄锐养威 蓄:积聚。
积蓄锐气,蓄养威力。
《周书・韦孝宽传》:“今若更存遵养,且复相时,臣谓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人和众,通商惠工,蓄锐养威,观衅而动。”
蓄精养锐 犹养精蓄锐。 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正值烟瘴炽发,钦奉谕旨,轸念士卒,仡令停兵,蓄精养锐。”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蓄的成语、带蓄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