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葛的成语
带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
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
无怀葛天 | 无怀氏和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后用以指上古淳朴之世。 |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宋・陆游《村舍》: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畲归来束涧薪。 |
攀葛附藤 | 攀:抓着东西向上爬;葛:多年生草本植物;附:靠着。 比喻拉拢关系,趋附权势。 |
|
瓜葛相连 | 瓜、葛:都是蔓生植物,其藤能攀随在别的物体上。 ①比喻辗转攀连的社会关系。②比喻两件事或两个人相互牵联的关系。 |
三国・魏・曹叡《种瓜篇》:“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
葛巾野服 | 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 戴葛布头巾,穿乡野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国能葛巾野服,扮作了道童模样。” |
事后诸葛亮 | 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
南阳三葛 | 三葛:指诸葛亮、讲葛瑾、讲葛诞三兄弟,他们三人都很有才能。 比喻很有才能的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讲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是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
攀籐揽葛 | 手拉葛籐向上。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籐附葛”。 | |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
冬裘夏葛 | 裘:皮衣;葛:葛麻衣。 泛指美服。 |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
攀藤附葛 |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
裘葛之遗 | 裘:皮衣;葛:夏衣;遗:赠与。 比喻根据季节不同,赠送适时的衣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
死诸葛走生仲达 |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 指用死人吓唬活人。 |
《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 比喻人多智广。 |
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
葛巾布袍 |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 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
攀籐附葛 | 攀附著籐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 |
葛屦履霜 |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
攀藤揽葛 | 手拉葛藤向上。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藤附葛”。 |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三折:“峨嵋岭下,攀藤揽葛采樵人。”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 |
夏葛冬裘 | 葛,多年生草本,茎纤维可织夏布。裘,皮衣。1形容应时的服装。2比喻人做事能灵活应用。 | 庄子让王篇:“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葛的成语、带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