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著的成语
带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卓著成效 | 卓著:突出。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或效果。 |
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章:“则知当时青苗法,实卓著成效,而民之涵濡其泽者既久,虽欲强没其美而有所不可得也。” |
著书等身 |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 元《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
视微知著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三国・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
劣迹昭著 | 劣:恶劣;昭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
著于竹帛 | 着:写作。 竹帛:竹简和绢。 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
摸门不著 | ||
恶迹昭著 | 昭著:显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
百下百著 |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著。” |
黏皮著骨 | 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 | |
大处著眼 |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
搔著痒处 | ||
著人先鞭 | 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 《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成效卓著 |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 | |
沉著痛快 |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 《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
猛著祖鞭 | ||
摸不著头脑 | ||
偷鸡不著蚀把米 | ||
入耳著心 | 是说将所听到的事牢牢记在心里。形容用心的样子。 | 荀子劝学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
日新月著 | 日日更新,月月显著。形容蓬勃发展。 | 明・宋濂《洪武圣政记》序:“臣备位词林,以文字为职业,亲见圣德大业日新月著,于是与僚属谋取其有关政要者,编集成书,列为上下卷。” |
棋输先著 | 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 |
哭丧著脸 | ||
著书立说 |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 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猛著先鞭 | ||
积微致著 | 积:集聚;微:细微;著:显著。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
晋・葛洪《抱朴子・疾廖》:“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群轻所以折劲轴。” |
不著边际 | 四边都靠不了岸。比喻言论空泛或想法不切实际。 | 《水浒传》第一九回 |
吃著碗里瞧著锅里 | 比喻贪心不足。 | 清・曹雪芹《红楼梦》十六回:“那薛老大也是『吃著碗里瞧著锅里』的。” |
著粪佛头 | 著:同“着”。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达夫的《沉沦》,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 |
穿红著绿 | ||
三十六著,走为上著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著的成语、带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