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药的成语

带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药到病除 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药笼中需 药笼:放药材的用具。
药笼中需要储备的东西。比喻储备人才的需要。
宋・李曾伯《可斋杂稿・谢京西漕请举书》:给馈饷,镇关中,自是斯世金城之重;求文武,致幕府,将为异时药笼之需。
剪须和药 须:胡须;和:混和,拌。
剪掉胡须拌药。比喻上级体恤下属。
北宋《新唐书・李勣传》:“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腐肠之药 腐:腐蚀。
有害肠胃的药。指肥肉和醇酒。
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不药而愈 愈:病好了。
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药石罔效
万应灵药 能治各种病的灵药。比喻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好办法。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二)》:“不过我们中国人是聪明的,有些人早已发明了一种万应灵药,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
狗皮膏药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换汤不换药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糖衣毒药 外表好吃,内层却是致命的毒药。形容骗人的阴谋。通常指平常人不易察觉的陷阱或诡计。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心病还用心药医 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86回:“自古道,心病还用心药医。怎生设计害了方表,弄他妻子到手。”
苦口良药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售胝足之药 胝:手掌或脚掌上的老茧。
指卖狗皮膏药骗人。
《厅史》:“昔人有以胝足之药售于市者,辄揭扁于门曰:‘供御。’”
因病发药
早占勿药 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 《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卖狗皮膏药 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莫可救药
苦言药,甘言疾 古时谚语。逆耳的话如同苦口的良药,动听的话如同害人的病毒。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妙药灵丹 妙:指有特殊效力;丹:颗粒状的中药丸;灵丹:灵验。
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我卖妙药灵丹无虚假,专治那古怪病症与恶疮。”
药笼中物 药笼中备用的药材。比喻备用的人才。 北宋《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
药石无效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
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乞灵药石 乞灵:求助于所谓的的某种中权威;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
求助于神灵和药物。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
苦口之药 苦口:口味苦。
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勿药有喜 勿:不要。
祝贺人病愈。
《周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美疢药石 疢:病;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
比喻虚伪的逢迎不如严厉的批评。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世。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灵丹妙药 丹:按药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或是精炼的成药;灵丹:灵验;妙:指有特殊效力。
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葱。”
万金良药 价值非常昂贵的好药。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对证之药
对症发药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药的成语、带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