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茅的成语
带茅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茅屋采椽 | 指住宿简陋。 |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
开茅塞 | ||
茅庐三顾 | 见“草庐三顾”。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 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裂土分茅 |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
分茅锡土 | 见“分茅赐土”。 | 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
茅茨土阶 |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
分茅赐土 |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 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
分茅胙土 | 分茅列土。 | 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 |
草茅之臣 | 草茅:杂草。 比喻在野无权的人。 |
《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
日居衡茅 | 晶:每天;衡茅:用衡木做门的茅草屋。 每天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不知天下大事。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 |
分茅列土 | 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 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
黄茅白苇 |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 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
裂地分茅 |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 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茅屋土阶 | 茅草的房屋,泥土的台阶。比喻住房简陋。 | 《陈书・宣帝纪》:昔尧、舜在上,茅屋土阶,汤、禹为君,藜杖韦带。 |
赐茅授土 |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 |
竹篱茅舍 |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
茅封草长 | 茅:茅草;封:封闭;长:生长。 长满茅草。形容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
|
分茅裂土 |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
三谒茅庐 | 同“三顾茅庐”。元 张国宾《薛仁贵》一折:“命通也,逢着帝王,一年间三谒茅庐。 ”。 |
|
茅室土阶 |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
列土分茅 |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
茅室蓬户 | 蓬:草名,也叫“飞蓬”。 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
茅塞顿启 | ||
茅塞顿开 | 茅:茅草;塞:堵塞。 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如开茅塞 | 象打开被茅草堵塞的道路一样。形容受到别人启发后,由对某件事物迷茫不解,变得立刻就明白了。 |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 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顿开茅塞 |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波流茅靡 |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 《明史・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茅的成语、带茅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