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苦的成语

带苦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7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瞑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分甘同苦 见“分甘共苦”。 《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愁眉苦目 愁眉:紧皱眉头。
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
形容连声叫苦。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劳筋苦骨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冥思苦想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热心苦口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茹苦含辛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 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离情别苦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五代・毛熙震《临江仙》词:“几回偷看寄来书,离情别恨,相隔欲何如。”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苦打成招 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怨憎会苦
苦不聊生 聊生:赖以维持生活。
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
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苦药利病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零丁孤苦 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甘瓜苦蒂 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汉・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攻苦茹酸 谓劳苦艰辛。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母攻苦茹酸,和丸课子。”
苦心孤诣 苦心:用心良苦。
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
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
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煞费苦心 煞:很;十分。
费尽了心思。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办河工难除积弊,做清官煞费苦心。”
不知甘苦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
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春秋・鲁 墨翟《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毒药苦口 毒药:攻毒的药物。
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
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停辛伫苦 停:止息,停留;伫:贮积。
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唐・李商隐《河内诗》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劳神苦思 劳:费。
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孤苦零丁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苦思恶想 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愁眉苦眼 见“愁眉苦脸”。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苦海无涯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
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金・长筌子《百宝妆》词:“苦海无涯,生灭甚时彻。”
苦节高标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苦的成语、带苦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