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舍的成语
带舍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谋道作舍 |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 宋・宋祁《杂说》:“谋道作舍,三年弗架。” |
舍短从长 | 舍:放弃;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 指舍弃其缺点,汲取其长处。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记》:“如或一言拔俗,一事出群,亦当舍短从长,随才授任。” |
舍己芸人 | 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
打家劫舍 | 舍:居住的房子。 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
难割难舍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 |
舍己从人 | 舍:弃;从:顺。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尚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
反首拔舍 | 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拔去杂草,就地宿营。 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
神不收舍 | 见“神不守舍”。 |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曰:‘此神不收舍,服以补剂,静心调养,自能安痊。’” |
难舍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
趋舍异路 | 趋舍:同“趣舍”,趋向和舍弃。 选择和遵循的道路不同。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仆与李陵趋舍异路,素非相善也。” |
退避三舍 |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街坊邻舍 | 街坊:邻居。 指邻居人家。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齐王舍牛 | 比喻在上位者悲悯爱护天下百姓。 |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忘生舍死 |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帐前空挂着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死立唐朝。” |
百舍重茧 |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 《尸子・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
舍己为公 |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
舍本事末 | 舍:舍弃;事:从事。 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舍本求末 | 舍:舍弃;求: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关尹子・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
三邻四舍 | 泛指邻居。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
舍近求远 | 舍:放弃;求:追求。 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
舍策追羊 |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 李云:竹简也。 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
舍生取义 |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逾墙越舍 | 指翻墙越舍很快就走了。 | 唐・皇甫氏《原化记・崔慎思》:“言讫而别,遂逾墙越舍而去。” |
村邻乡舍 | 指农村的左右邻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若是让村邻乡舍都知道,他田福堂的脸都没处搁。” |
用舍失宜 | 行政措施不当。 | 明˙胡广˙文天祥从容就义:“权臣误国,用舍失宜。” |
舍生存义 | 舍:放弃;存:保存。 舍弃自己的生命去维护正义的事业。 |
《北齐书・孙搴等传赞》:“赞曰:彦举驱驰,万高行波,元康忠勇,舍生存义。” |
紧追不舍 | 使差距接近,势均力敌。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紧追不舍。” |
舍身求法 |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 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舍身图报 | 舍:放弃;报:报答。 接受了别人的大恩惠,牺牲生命也要报答。 |
明・无名氏《鸣凤记・物公劾奸》:“剩此微躯,皆赖天恩庇;舍身图报,如何敢埈巡回避。” |
舍己为人 |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舍的成语、带舍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