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至的成语
带至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5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凤鸟不至 | 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 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政治不清明,无希望。 |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朝发暮至 |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 语出《后汉书・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
情至意尽 |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 唐・孔颖达疏《诗经・大雅・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 |
诚至金开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杨靖宇《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
累土至山 | 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
鳞集麇至 | 像鱼鳞一样稠密地聚集,像麞鹿一样成群地到来。 | 唐・贾至《旌儒庙颂》:怀书捧檄者鳞集麇至。 |
至智弃智 | 智慧达到极点,就可舍弃智慧不用。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任数》:“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 |
患至呼天 | 患:祸患;呼:喊。 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 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刎颈至交 |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 比喻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清・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么?” |
至纤至悉 | 纤:细微;悉:详尽。 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
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
至死不变 | 至:到。 到死都不变。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否极泰至 | 否:坏;泰:好,顺利。 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宋・苏轼《量移廉州表》:“否极泰至,虽物理之常然;昔弃今收,岂罪余之敢望!” |
如获至宝 |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
福无双至 | 双:成双地;至:到来。 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而来。 |
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 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闻风而至 |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舅兄只顾要将细鸟带回船去,刚才被他这阵乱叫,以致众兽闻风而至,几乎性命不保。” |
感人至深 |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杂沓而至 | 杂沓:众多而且杂乱。 形容从四面八方纷纷而来的样子。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
摩顶至踵 | 犹摩顶放踵。 | 南朝・陈・沈炯《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摩顶至踵之恩,能不沥肝抽肠,共诛奸逆。” |
积金至斗 | 积:聚;斗:北斗星。 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 |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
至死不渝 | 至:到;渝:改变。 到死都不改变。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至信辟金 | 至信:最信实,最真诚;辟:排除;金:古人用作信物的金玉之类。 指最大的诚信无需借用金玉之类的信物。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
推崇备至 | 推崇:推重,敬佩。 极其推重和敬佩。 |
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所谈西国政治、艺术,石破天惊,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
如潮涌至 | 像潮涌一样,比喻某种事物来势甚猛。 | |
大中至正 |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
自惟至熟 | 惟:思、想。 自己考虑得已非常成熟。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
至意诚心 | 至意:诚意。 诚心诚意。 |
明・阙名《万国来朝》第二折:“则为我至意诚心,忠肝义胆,我也并无偏背。”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至的成语、带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