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的成语

带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8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独善自养 只求自我完善,修身养性。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以能安也。
强自取柱 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懒不自惜 懒惰而不知自加爱惜。 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刻己自责 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自我批评。 《汉书・杜周传》附杜钦:归咎于身,刻己自责。
自投虎口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
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从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畏罪自杀
自作之孽 孽:罪恶,灾祸。
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4章:“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与彼谈判!”
自遗伊戚 伊:是,此;戚:忧患。
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自认不讳 讳:隐讳。
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举止自若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
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闭境自守 指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明・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自坏长城 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南史・檀道济传》:“乃坏汝万里长城。”
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自助人助
不攻自拔 拔:攻破。
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威福自己 威福:指赏罚。
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自私自利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宋・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自刽以下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
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
螳臂自雄 螳螂奋举腿臂想去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狂妄自大。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若螳臂自雄,鹅痴不逊,天兵一下,玉石俱焚。”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自用则小 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
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居功自满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意气自若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
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汉书・李广传》:“广为匈奴所败,吏士皆无人色,广意气自若。”
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
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高傲自大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长:助长。
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
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自的成语、带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