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膏的成语
带膏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膏唇试舌 |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 《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
疾入膏肓 | ||
膏肓泉石 | 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
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
渟膏湛碧 | 渟:积水;膏:油脂;湛:深色;碧:青绿。 形容水清如膏,颜色碧绿。 |
明・文征明《玉女潭山居记》:潭在山半深谷中,渟膏湛碧,莹洁如玉。 |
纨绔膏粱 | 膏粱:精美的食品。 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纨绔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 |
膏梁子弟 | 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膏唇拭舌 |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
膏梁锦绣 | 膏、梁:肥肉和细粮。 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 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
投膏止火 |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
纨袴膏粱 | 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 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膏肓之疾 |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膏粱年少 |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
民脂民膏 | 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 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
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
敲膏吸髓 | 犹敲骨吸髓。 |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敲髓洒膏 | 比喻倾家荡产。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
膏粱锦绣 | 同“膏粱文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粱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
病入膏肓 |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 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
残膏剩馥 |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
北宋《新唐书・杜甫传赞》:“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
摩口膏舌 | 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 汉・王充《论衡・自纪》:“羊胜之徒,摩口膏舌;邹阳自明,入狱复出。” |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 膏肓:病情严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形容爱好山水林泉,烟雾云霞,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 |
北宋《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
膏粱文绣 |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 |
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
膏唇岐舌 |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
刳脂剔膏 | 喻残酷地剥削。 | |
膏唇歧舌 | 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 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
膏粱纨袴 |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雨膏烟腻 | 谓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 宋・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
膏车秣马 |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
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
膏梁纨袴 | 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
膏粱纨绔 | 膏粱:肥肉和细粮。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绔之子也。” |
膏梁纨裦 | 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宝钗笑道‘真真膏梁纨裦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膏的成语、带膏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