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脸的成语

带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2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脸憨皮厚 憨:痴傻的样子。
满脸痴傻气,脸皮很厚,不知廉耻。
老著脸皮
没皮没脸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老舍《正红旗下》:“这是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神头鬼脸 ①形容不愉快的脸色。②喻蓬头乱发,不加修饰。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硬鼻凹寒森森扫下雪来,冷脸似冬凌块,夕斗毛齐眼睛向下排,则是个敲人脑的活妖怪,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
翻脸不认人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 老舍《骆驼祥子》:“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
脸红脖子粗
攒眉苦脸 攒:紧皱眉头。
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十钱。”
抛头露脸 指妇女在公开场合出面。泛指人们在公开场合出现。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6回:小妇人不顾抛头露脸,恩求过往仁人君子、大众爷台,以助资斧。
满脸生花 满脸高兴的样子。
脸红耳赤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有头有脸 有面子;头面人物。 浩然《艳阳天》第29章:“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全都敬着他,支书跟他更是亲近。”
急扯白脸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老舍《离婚》六:“她把气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脸的呀!”
脸红筋涨 见“脸红筋暴”。
满脸春色 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 茅盾《子夜》:“谈话自然又热闹起来,刚才发牢骚的朱吟秋和陈君宜也是满脸春色。”
脸红筋暴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油头滑脸 形容人狡猾轻浮。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
涎皮涎脸 亦作“涎皮赖脸”。亦作“涎脸涎皮”。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个大嘴的黑人走过来,向姚长庚涎皮涎脸伸着手说:‘淡贝!淡贝!’”
翻脸无情 翻:反转。
形容突然变脸,不讲情义。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蒋爷听了,暗道:‘好小子,翻脸无情,这等可恶!’”
脸青鼻肿 形容脸部伤势重。
抓破脸子 见“抓破脸皮”。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没脸没皮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这个没脸没皮的东西,滚出去!”
嘻皮涎脸 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糖葫芦嘻皮涎脸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唐・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焦眉苦脸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沙汀《困兽记》:“‘为了这一点事,你还不知道,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
脸红耳热 见“脸红耳赤”。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反脸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但自日俄战争结束后,它就反脸无情,和清朝反动政府勾结起来。”
变脸变色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老着脸皮 厚着脸皮,毫无羞涩之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那白长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却又老着脸皮,备了厚礼也来称贺。”
劈头盖脸 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
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脸的成语、带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