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脸的成语
带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桃腮粉脸 | 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
抓破脸皮 |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 |
涎皮涎脸 | 亦作“涎皮赖脸”。亦作“涎脸涎皮”。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 |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个大嘴的黑人走过来,向姚长庚涎皮涎脸伸着手说:‘淡贝!淡贝!’” |
劈头盖脸 | 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 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
脸红耳热 | 见“脸红耳赤”。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
翻脸无情 | 翻:反转。 形容突然变脸,不讲情义。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蒋爷听了,暗道:‘好小子,翻脸无情,这等可恶!’” |
翻脸不认人 |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 | 老舍《骆驼祥子》:“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 |
西眉南脸 | 西眉:西施;南脸:南威。 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
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 |
攒眉苦脸 | 攒:紧皱眉头。 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十钱。” |
红脸赤颈 | 形容十分激动。 |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红脸赤颈的宋旺也嚷嚷:他不是汉奸的家属,一直在仗势欺人吗!” |
没头没脸 | 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那道士闻得此言,拦住门,一齐动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没头没脸,往里面乱打。”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
露头露脸 | 露:显露。 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
|
脸红耳赤 |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
哭丧着脸 |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
打肿脸装胖子 | 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硬不要朋友帮助。” |
平头正脸 | 形容相貌端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
变脸变色 |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 《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
人有脸树有皮 | ||
抹不下脸 | 碍于脸面或情面。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人家见他说得如此恳切,有些抹不下脸的,不免都应酬他几块,然而大注捐款一注没有。” |
厚皮老脸 | 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 钱钟书《围城》:“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 |
挨肩擦脸 | 挨:靠近。 擦,接触。形容狎昵之状。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65回:“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
脸红筋涨 | 见“脸红筋暴”。 | |
脸软心慈 | 软:和软;慈:慈善。 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
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
老著脸皮 | ||
急赤白脸 |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 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 |
脸无人色 | 形容极端恐惧。 | |
脸红脖子粗 | ||
脸憨皮厚 | 憨:痴傻的样子。 满脸痴傻气,脸皮很厚,不知廉耻。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脸的成语、带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