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肚的成语
带肚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2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抠心挖肚 | 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 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大家都听着木小端的话儿,一个个抠心挖肚的想了许多法儿。” |
满肚疑团 | 疑团:弄不清的问题。 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
兜肚连肠 |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 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
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
撑肠拄肚 | 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 | 唐・卢仝《月蚀诗》:“撑肠拄肚礌傀如山丘,自可饱死更不偷。” |
倾肠倒肚 | 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 《朱子语录》:“圣人肚肠,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
肚里泪下 |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
鼠肚鸡肠 | 犹言鼠腹鸡肠。 |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
宰相肚里能撑船 | 谀人肚量大。 | |
挂肚牵肠 | 极言牵挂,挂念。 | 《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
翻肠倒肚 | 苦思苦想,搜索枯肠。 |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图在弟兄伙里捞便宜的奸诡之徒或者在隔壁邻居之间耍弄心术的不义之人戳得翻肠倒肚无言以对。” |
将胸比肚 | 犹将心比心。 |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
曲心矫肚 | ||
挺胸叠肚 | 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眼大肚小 | 比喻人眼光高,肚量小。 | |
一肚子坏水 | 指人心肠很坏。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熬肠刮肚 | 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 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
肚里打稿 | 指心里暗算计,心里打算盘。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五:谁知桂迁自见了施小官人之后,却也腹中打稿,要厚赠他母子回去。 |
雀儿肠肚 | 雀儿:麻雀;肚:胃。 形容人气量很小。 |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曹武肃王密奏曰:‘孟昶王蜀三十年,而蜀道千余里,请擒孟氏而赦其臣以防变。’太祖批其后曰:‘你好雀儿肠肚。’ |
挺胸突肚 | 突:凸出。 挺起肚皮,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 |
|
肚里生荆棘 | 肚子里面生出荆棘。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 | 唐・孟郊《择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
眼饱肚饥 | 眼睛看个够,肚子依然饿得慌。比喻只能饱饱眼福,不解决实际问题。 |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那孙家里摆的好席面,只是我刘封没造化,单只看的一看,做了眼饱肚中饥哩。 |
挺胸凸肚 | 凸:凸出。 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肚里蛔虫 | 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
牵肠割肚 | 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 | 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 |
割肚牵肠 |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
跑肚拉稀 | 泻肚,拉肚子。 | |
搜肠刮肚 | 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
宰相肚里能行船 | 宰相:丞相。 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 |
牵心挂肚 | 形容非常挂念,放心不下。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肚的成语、带肚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