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耸的成语
带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毛骨耸然 |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
毛发耸然 | 见“毛发悚然”。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
耸入云霄 |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 |
耸壑昂霄 | 跳越溪谷,直入云霄。比喻出人头地。 | 金 元好问《刘景玄墓铭》:“及吾未老,当见汝耸壑昂霄时耳。” |
耸动听闻 | 耸:通“悚”,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职臣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 |
危词耸听 | ||
巍然耸立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 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
颠头耸脑 | 颠:晃动。 点头晃脑。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饭店中客人,个个颠头耸脑,看他说他,胡猜乱语。” |
高耸入云 | 耸:直立,高起。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
耸肩缩背 | 两肩耸起,背脊弯曲。形容衰老的状态。也形容因怕冷而缩做一团的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3回:“又是风雪,地下踏着寒冰,冻得耸肩缩背,战战兢兢。” |
凌霄耸壑 | 凌霄,接近云霄,比喻高耸的样子。耸壑,矗立在山谷间。比喻人器宇不凡。 | 宋史王旦传:“王君凌霄耸壑、栋梁之材,贵不可涯。” |
耸听闻 | ||
耸壑凌霄 | 出于幽谷,高入云霄。比喻成就比别人高。 | 《旧唐书・房玄龄传》:“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
危言耸听 |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
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
毛发为耸 | ||
赫然耸现 | 显示出一种给人印象深刻的或夸大的形像。 | |
耸肩缩颈 | 形容因恐惧或寒冷而耸着肩膀缩着脖子。 | 唐・韩愈《送穷文》:毛发尽竖,竦肩缩颈。 |
耸膊成山 | 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 宋・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
大言耸听 | ||
耸动人听 | ||
耸肩曲背 | 耸起两肩,弯曲背脊。形容衰老或寒酸貌。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那些请来帮阅卷的,又都是些耸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
耸人听闻 |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 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
清・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
危辞耸听 |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害怕。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耸的成语、带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