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羽的成语
带羽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羽檄交驰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 指军情紧急,文书往来不断。 |
宋・张孝祥《衡州新学记》:“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 |
铩羽暴鳞 | 飞鸟羽毛脱落,养鱼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 | 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
断羽绝鳞 | 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 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
射石饮羽 | 饮:隐没;羽:箭尾的羽毛。 箭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后也形容武艺高强。 |
《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 |
羽檄飞驰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 指军情紧急,文书往来不断。 |
清・黄遵宪《再述》诗:“羽檄飞驰四百州,先防狼角后髦头。” |
纶巾羽扇 | 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 唐・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
没石饮羽 | 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 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
片光零羽 |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 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 |
摇羽毛扇 | 见“摇鹅毛扇”。 |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
羽翼既成 | 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4回:“备乃人杰也,今若不击,待其羽翼既成,急难图矣。” |
霓裳羽衣 |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爱惜羽毛 |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
西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
翠羽明垱 | 泛指珍贵的饰物。同“翠羽明珠”。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看,只见翠羽明垱,瑶簪宝珥,充牣于中,约值数百金。 |
羽化登仙 | 羽化:成仙。 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钻皮出羽 | 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
没金饮羽 | 谓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 | 《韩诗外传》第六卷:“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 |
翠羽明珰 | 翠羽:翡翠鸟的羽毛;珰:耳饰。 比喻珍贵的物品或富家女子的华丽饰品。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看,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牣于中,约值数百金。”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 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
毛羽鳞鬣 | 鬣:指鱼的背鳍。 鸟的羽毛,鱼鳞鱼鳍。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铩羽而逃 | 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指失败或不得志而逃跑。 |
南朝・宋・鲍照《拜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
徵羽之操 | 徽、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羽二音;操:琴曲的一种。 指音调高雅的琴曲。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 |
羽翮已就 | 翮:鸟翼。 羽毛已经丰满。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
德輶如羽 | 见“德輶如毛”。 | 晋・张华《励志诗》:“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
羽翼已成 | 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
没卫饮羽 | 谓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极言射力之大。 | 汉・王充《论衡・儒增》:“儒书之言楚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寝石,矢没卫饮羽者,皆增之也。” |
镞砺括羽 | 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
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
积羽沉舟 | 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 |
威凤一羽 | 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 | 唐・姚思廉《梁书・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结去思,野多驯雉,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
毛羽零落 |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羽的成语、带羽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