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羔的成语

带羔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素丝羔羊 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
王八羔子 王八:俗称乌龟或鳖。
比喻妻子不忠、偷人养汉的丈夫以及坏小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吴二浪子那个王八羔子,我们在牢里的时候,他同贾大妮子天天在一块儿。”
羔羊素丝 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
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羊羔美酒 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
味儿醇厚的好酒。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迷途羔羊 迷途:迷失了方向、路途。
比喻犯错误、一时失足的年轻人。
代罪羔羊 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代罪羔羊后来被当成一种比喻或行为,没有理由地将责备或灾难加之于特定的人、事上,让少部分的人、事,来承担所有问题的责任。
代罪羔羊又称“替罪羊”,原本指犹太教徒于赎罪日时,于仪式最后放逐到荒野或推下悬崖的羔羊,记载于旧约圣经利未记中。
羔羊之义 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有节操。 《后汉书・王涣传》: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
狐裘羔袖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
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
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
鸢肩羔膝 肩似鸢耸,膝屈似羔。形容卑微之态。 明・方孝孺《答俞子严书》:“不复能鸢肩羔膝,卑声诡笑,曲身俯首,称诵人美而求其喜悦。”
替罪羔羊 古代犹太教祭礼中替人承担罪过的羔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羔的成语、带羔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