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纳的成语
带纳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9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纳谏如流 | 虚心听取谏议。 |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纳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
| 去故纳新 | 犹言去旧迎新。 |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
| 招贤纳士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 登庸纳揆 | 登庸:皇帝登基;纳揆:任命宰相。 皇帝登基,任命宰相。比喻政权刚刚建立。 |
唐・魏征《隋书・高祖纪》: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 |
| 纳奇录异 | 纳:接纳;录:录用。 接纳录用有奇异才能的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 |
| 倾心结纳 | 倾心,一心向往、爱慕。结纳,结交接纳。全句是说全心全意与人结交为友。形容交友的诚挚。与“倾心吐胆”义同。 | 后汉书袁绍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 |
| 纳污藏垢 | 纳:容纳;垢:污秽。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复来,日积月涂,纳污藏垢,驯至良医束手,岌岌待亡。” |
| 招权纳赂 | 见“招权纳贿”。 | 《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 |
| 正冠纳履 |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
| 招财纳福 | 纳:享受。 发财享福。 |
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
| 计劳纳封 | 计:计算;劳:功劳;纳:接受;封:封赏。 指按功劳大小接受封赏。 |
《晋书・庾亮传》:“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纳封,受赏司勋哉!” |
| 穿花纳锦 |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
| 芥纳须弥 | 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 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
|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三国・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 凿楹纳书 | 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 《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
| 开门纳寇 | ||
| 招降纳顺 | 招:招引;纳:接纳;顺:归顺。 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 |
| 纳士招贤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 揽权纳贿 | 揽:把持。 纳:接纳。 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
| 深文周纳 |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
| 整冠纳履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 出纳之吝 |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 春秋・孔子《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
| 半筹不纳 |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
| 吐故纳新 | 原指人体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后比喻扬弃旧的;吸进新的;不断更新。故:旧的;纳:吸入。 |
战国・庄子《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 按纳不下 | 按纳:抑制,忍耐。 无法抑制。多指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 |
《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朱仝见了,心头一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按纳不下。 |
| 铺胸纳地 | 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
| 纳污含垢 | 纳:接受;垢:污秽。 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 水里纳瓜 | 把瓜捺在水里,放手便浮起。形容不能容纳。 |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
| 养贤纳士 |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
| 纳忠效信 | 纳;献纳;效:献出。 献出忠心和诤言。 |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纳的成语、带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