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箪的成语
带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缊褐瓢箪 | 缊:旧棉花,乱麻。 褐:粗布衣服。 瓢:饮水用具。 箪:盛饭的竹器。 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
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冬无缊褐,夏渴瓢箪。” |
箪瓢陋巷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食箪浆壶 |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 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箪醪投川 | 箪: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醪:酒;川:河流。 指古代将领将酒倒入河中与兵士共饮。形容爱抚部下,同甘共苦。 |
晋・张协《七命》:“箪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
箪豆见色 | 比喻计较小利。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
箪食与饿 | 与:给与。 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
清・张英等《渊鉴类涵・施惠三》:晋赵宣子舍于翳桑,见灵辄饿,为箪食以与之。 |
一箪一瓢 |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壶浆箪食 |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 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
壸浆箪食 |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 ”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
|
箪食瓢饮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 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箪瓢屡罄 | 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 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 |
晋・陶渊明《自祭文》:“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
箪食壶酒 | 箪:盛饭竹器。 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
明・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
箪食豆羹 | 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比喻小利。 |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弊衣箪食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 《周书・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
箪食壶浆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 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
箪瓢陋室 |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
明・方孝孺《祭太史公》:“箪瓢陋室,若饫万钟。” |
陋巷箪瓢 |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疏水箪瓢 | 疏水:粗糙的饮食;箪瓢:简陋的食具。 指生活清贫。比喻安贫乐道。 |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箪的成语、带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