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策的成语
带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策名就列 |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 《旧唐书・太宗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礼。” |
权宜之策 | 见“权宜之计”。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前者老舅不知详细,故用权宜之策,今已明白,岂有是理。”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出谋献策 | 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 浩然《艳阳天》第十章:“弯弯绕提出这个问题,明明是给马之悦出谋献策,眼前这个笨蛋,偏偏领会不了。” |
神谋妙策 | 策:计策。 神妙莫测的计策。 |
明・张凤翼《红拂记・天涯知己》:“元帅神谋妙策,周悉无遗。” |
舍策追羊 |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 李云:竹简也。 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
驱霆策电 | 比喻迅速奔驰。 | 明・何景明《游猎篇》:“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
高文典策 | 见“高文典册”。 |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
搏手无策 | 搏手:两手相扭。 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
宋・洪迈《夷坚丁志・谢生灵柑》:“(谢生母)老病不肯服药,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生搏手无策。” |
驱雷策电 | 见“驱雷掣电”。 | 清・丘逢甲《长句赠许仙屏中丞时将归潮州》:“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
久长之策 | 长远的计策。又作“久长之计”。 | 汉书元帝纪:“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无聊,生活贫困无靠。 |
策顽磨钝 | 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
策名委质 |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
出奇划策 | 犹言出谋划策。 | 沙汀《淘金记》十二:“他就经常替他们出奇划策,为着种种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备堂皇的理由。” |
画策设谋 | 画:谋划,筹划;设:筹划。 筹划办法,图谋计策。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
乘坚策肥 | 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 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
万全之策 |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
策勋饮至 | 策勋:把功勋记载在简策上;饮至:指诸侯朝、会、盟、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 庆功祝捷。 |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
坐运筹策 | 指坐在连连帐内策划军事方略。 | 《汉书・项籍传》:“夫击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 |
出谋划策 | 谋:计谋;划:筹划。 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袖手无策 |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回筹转策 | 运筹决策。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
万世长策 | 指长远的的策略或极好的计谋。 | 《汉书・萧望之传》:信让行乎蛮貉,福祚流于亡穷,万世之长策也。 |
朝夕之策 | 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 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
汉・班固《答宾戏》:“意者且运朝夕之策。” |
运筹决策 |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 |
策马飞舆 | 指驾马车疾行。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车驰人走,越王策马飞舆,遂复宫阙。” |
运筹划策 |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 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运筹划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 |
定策元勋 | 定策,决定策略;又古时立天子,把事情写在简册上,以告宗庙,故称大臣拥立天子为定策,又作定册。元勋,有指拥立皇帝有功或决定政策的一国元老。又作“定策国老”。 | 宋史韩琦传:“︵琦︶薨..︵帝︶篆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薨,称诸侯死亡。顾命,临终交代遗言。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 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晋书・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策的成语、带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