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策的成语

带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1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乘坚策肥 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
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搏手无策 搏手:两手相扭。
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宋・洪迈《夷坚丁志・谢生灵柑》:“(谢生母)老病不肯服药,以夏月思生柑,不啻饥渴,谢生搏手无策。”
束手无策 策:办法。
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宋・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万全之策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鞭驽策蹇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权宜之策 见“权宜之计”。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前者老舅不知详细,故用权宜之策,今已明白,岂有是理。”
运策帷幄 同“运筹帷幄”。 清・谭嗣同《上欧阳瓣薑师书》:“若乃运策帷幄,折冲樽俎,何以图恢复,何以靖海氛,自智勇不世出之事,非鄙心所敢任。”
杖策窥园 杖策:拄着拐杖。
拄着拐杖也要到园中去看看。指不死读书本,而是走上社会,研究现实。
宋・王安石《窥园》诗:“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折木兴常新。”
坐运筹策 指坐在连连帐内策划军事方略。 《汉书・项籍传》:“夫击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
运筹建策 同“运筹决策”。 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运筹建策,通幽达冥,从命者获安,违命者悉祸。”
驱雷策电 见“驱雷掣电”。 清・丘逢甲《长句赠许仙屏中丞时将归潮州》:“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万世长策 指长远的的策略或极好的计谋。 《汉书・萧望之传》:信让行乎蛮貉,福祚流于亡穷,万世之长策也。
运筹划策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运筹划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
神术妙策 术:手段,策略;策:计策。
神妙莫测的计策。
明・无名氏《黄眉翁》第三折:“老仙长,将你那延寿的神术妙策,说与小官听者。”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凿龟数策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
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出谋划策 谋:计谋;划:筹划。
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运筹决策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
运策决机 同“运筹决策”。 明・徐渭《代谢阁下启》:“况于调元赞化,以召祯祥,运策决机,而居帷幄,功盖出于门下,赏奚及于军中。”
庙胜之策 庙:庙堂,指朝廷。
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汉书・赵充国传》:诚恐它夷卒有不遇之变,相因并起,为主明忧,诚非素定庙胜之策。
举无遗策 举:提出;策:计谋、办法。
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献计献策 主动为别人出谋划策。 古华《芙蓉镇》第一章:“据说早在1958年,她就献计献策,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出一颗‘工商卫星’。”
发策决科 策:策问;科:等第。
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走为上策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策驽砺钝 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宋・岳飞《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
运筹画策 同“运筹决策”。 唐・刘知幾《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
高文典策 见“高文典册”。 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定策元勋 定策,决定策略;又古时立天子,把事情写在简册上,以告宗庙,故称大臣拥立天子为定策,又作定册。元勋,有指拥立皇帝有功或决定政策的一国元老。又作“定策国老”。 宋史韩琦传:“︵琦︶薨..︵帝︶篆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薨,称诸侯死亡。顾命,临终交代遗言。
朝夕之策 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
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汉・班固《答宾戏》:“意者且运朝夕之策。”
策名委质 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策的成语、带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