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竹的成语

带竹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著于竹帛 着:写作。
竹帛:竹简和绢。
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名书竹帛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
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弄竹弹丝 吹奏管弦乐器。
竹烟波月 烟:烟雾。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唐・白居易《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子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丝竹之音 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
指音乐的声音。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
松茂竹苞 比喻兴盛繁荣。 《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竹马之交 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竹马:指小孩当马骑着的竹竿。
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竹杖成龙 竹杖化作一条龙。比喻得道成仙。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
竹帛之功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借指典籍。
指名垂史册的功绩。
《汉书・苏武传》: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枯竹空言 竹:竹简。
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空竹,守空言。
竹报平安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
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鲶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鲶鱼上竹竿耶?”
抱鸡养竹 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垂名竹帛 垂名:传名。
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
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永垂竹帛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
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弹丝品竹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杨柔胜《玉环记・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丝竹陶写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著之竹帛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
指著书。
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竹林之游 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赏游。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 《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竹篱茅舍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著乎竹帛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
指著书。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荆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书功竹帛 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比喻载入史册。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竹钉木屑 屑:碎末。
制造竹木器物剩下的废料。比喻细微的事物。也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唐・顾况《宛陵公署记》:略五千架,圬墁赭垩,烛乎一川,竹钉木屑,皆适所用,前镇未之有也。
茂林修竹 修:长。
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竹的成语、带竹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