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竖的成语
带竖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横躺竖卧 | 竖,亦作“竖”。躺卧凌乱貌。 |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两个和尚反倒横躺竖卧血流满面的倒在地下丧了残生。” |
令人发竖 | 发竖: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 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
战国・庄子《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刀笔贾竖 | 刀笔:古人在竹简上写字,错了用刀削去重写;贾竖:相当于“小子”。 是对刀笔吏的蔑称。 |
《明史・汤开远传》:吏部惟杂职多弊,臣乡吴羽文竭力釐惕,致刀笔贾竖哄然而起,羽文略不为挠。 |
歪八竖八 | 杂乱不整的样子。 | |
起偃为竖 | 偃:卧躺。 竖:立,站着。 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 |
二竖为烈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烈:暴。 比喻疾病缠身。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横眉竖目 |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2回:“带着十六七个打手,都是横眉竖目,身穿紫花布裤褂,青布抓地虎靴子,手持木棍、铁尺。” |
横遮竖挡 | 见“横拦竖挡”。 | 老舍《赵子曰》第三:“守门的手足并用,横遮竖挡的不叫球攻入门内。” |
立眉竖眼 |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警备队员们被他立眉竖眼地一吆唤,都像夹尾巴狗似的溜逃了。” |
竖子成名 |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 《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凶竖得志 | 竖:童仆;凶竖:凶恶的小人。 凶恶的小人得行其志。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
七横八竖 |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
毛发森竖 | 竖:直立。 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
横三竖四 | 犹言横七竖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
毛发倒竖 |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 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
瞋目竖眉 | 瞋目:瞪大眼睛。 瞪大眼睛,竖起眉毛。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 |
清・袁枚《新齐谐・狮子大王》:“上坐官貌颇温良,闻土神话即怒,瞋目竖眉厉声索二青衣。” |
柳眉剔竖 |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 《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潘金莲]登时柳眉剔竖,星眼圆睁,叫春梅打着灯,把角门闩了,拿来大棍把那狗没高低只顿打。” |
牧竖之焚 | 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 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
《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罹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
竖起脊梁 | 比喻振作精神。 | 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
家无主,屋倒竖 | ||
寒毛卓竖 |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
横拖竖曳 | 用暴力强拉硬拖。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
歪七竖八 | 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样子。 | 茅盾《上海・我的二房东》:“沿马路上的电灯柱上,里门口,都有些红纸小方块;烂疮膏药似的,歪七竖八贴着。” |
五尺竖子 | 同“五尺之童”。 | 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
毛发尽竖 | 竖:直立。 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 |
抡眉竖目 | 抡:用力挥动。 形容强硬的神情。 |
|
柳眉倒竖 |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女子不听犹可,听了之话,只见她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腮边烘两朵红云,面上现一团煞气。” |
横眉竖眼 | 形容强横或凶恶的神情。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
横针竖线 | 指缝纫之事。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说来不怕你大家笑话,我活了十九岁,不知横针竖线,你就叫我钉个纽襻子,我不知从那头儿钉起。”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竖的成语、带竖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