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积的成语
带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42条成语)
|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 愆戾山积 | 愆:过失;戾:罪过。 罪过很多,累积如山。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刘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 |
| 积劳成病 |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 《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
| 积箧盈藏 | 箧:小箱子;盈:充满;藏:储存东西的地方。 箱子堆积,仓库充盈。形容积聚的财物多。 |
南朝・梁・沈约《舍身愿铭》:“至于积箧盈藏,未尝登体;溢俎充庖,既沃斯弃。” |
| 厚积薄发 | 厚积:充分地积累;薄发:少量地、慢慢的释放。 指有了深厚的积累和坚实的基础,才能拿出确有见地的东西。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
宋·苏轼《送张琥》:“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
| 积甲如山 |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 清・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
| 累苏积块 |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 | 清・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
| 囹圄充积 | 囹圄:监狱。 形容罪犯很多。 |
《宋书・王弘传》:虽复厉以重劝,肃以严威,适足令囹圄充积,而无救于事实也。 |
| 积善成德 |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 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 积玉堆金 | 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 唐・李贺《嘲少年》诗:“堆金积玉夸豪毅。” |
| 广积阴功 | 阴功,即阴德。全句是说多行善积德。又作“广积阴德”。 | 元曲选佚名来生债剧二:“想你昔日之间,多行善事,广积阴功,久后俺子母每也有个好处么。” |
| 恶积祸盈 | 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
| 屯粮积草 | 储存粮食和草料。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
| 累块积苏 |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 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 积小成大 |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 《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
| 积重不返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
| 含瑕积垢 | 比喻蒙受耻辱。 | 明・唐顺之《与郭似庵巡按书》:“况仆含瑕积垢以此终世,惟应躬耕灌园,矢沟壑之志,保桑榆之路,补东隅之失,庶几不诒田夫野人讪笑。” |
| 堆积成山 | 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
| 积年累月 | 积年:多年;累月:连月。 指经过的时间长。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
| 屯积居奇 | 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 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
| 日累月积 | 见“日积月累”。 |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
| 祸稔恶积 | 犹言祸盈恶稔。谓长期作恶犯罪,罪恶深重。 | 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至于祸稔恶积,不得已而诛之,是以恩为阱也。” |
| 积岁累月 |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 明・张居正《答总统凌洋山言边地种树设险书》:“昔谢病山居,手植榆柳,今已郁然参天。若以官法为之,积岁累月,竟成虚谬矣。” |
| 厝火积薪 |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 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 积习渐靡 | 积习:长期的习惯;靡:通“摩”,接触。 指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从细微处开始,逐渐形成的。 |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习忘乃为常。” |
| 堆山积海 | 形容东西极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
| 积谷防饥 |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人家积谷本防饥,养子还徒被老时。” |
| 行好积德 | 行:从事,做。 做好事,积功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
| 积金至斗 | 积:聚;斗:北斗星。 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 |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积的成语、带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