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禁的成语
带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入竟问禁 |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 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 |
泽梁无禁 | 泽,水流会合的地方。梁,在河川中筑土为隄,阻断河水而捕捉鱼虾之处。全句是说不禁止人民在河川中设梁。形容政府的宽厚慈爱。 | 孟子梁惠王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
问俗问禁 | 问:打听;俗:风俗;禁:禁忌。 询问风俗和禁忌。 |
《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寓禁于征 | ||
来者勿禁 | 对归来的人不禁止。表示听人自愿。 | 战国・庄子《庄子・山木》: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
禁中颇牧 | 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 | 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諴于任内多所建树。事见《新唐书・毕諴传》。 |
禁暴正乱 | 禁:制止。 正:纠正。 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或禁除暴行,根治叛乱。亦作“禁暴止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救乱除暴”、“拨乱诛暴”、“止暴禁非”、“禁暴静乱”。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
礼禁未然 | 旧时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邪恶的事情发生。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
禁乱除暴 | 禁:制止;乱:混乱;暴:强暴。 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
清・汪琬《复仇或问》:“诸凡国法所不及加,与有司所不得而执者,不许其复仇,则无以禁乱除暴也,” |
禁网疏阔 | 指法律过于宽容。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及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 |
令行禁止 | 令:命令。 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 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 |
《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禁暴诛乱 | 禁除暴行,诛杀叛乱。 | 汉・贾谊《过秦论》:“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
禁鼎一脔 | 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 明沈鲤《太岳集>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
摇手触禁 | 摇:动;触:触犯。 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 |
止暴禁非 |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 制止种种坏事。 |
战国・庄子《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
悬为厉禁 | 悬:公开揭示;厉禁:严厉禁止。 公开严厉地加以禁止。 |
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本朝自康熙以来,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所以悬为厉禁。”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
入国问禁 | 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 | |
禁暴静乱 | 禁:禁止;静:平静。 禁除暴行,平静叛乱。 |
唐・魏征《隋书・经籍志》:“兵者,所以禁暴静乱者也。” |
入境问禁 | 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 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
《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门禁森严 | 指政府机关门口的警卫极严密。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馆门禁森严,进去不得。” |
禁情割欲 | 制约感情和欲望。 | 汉・王充《论衡・本性》:“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
忍俊不禁 |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 禁:止。 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
唐・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
形格势禁 | 格:阻碍;禁:制止。 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
弱不禁风 |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
禁暴止乱 | 禁:制止;暴:强暴;止:制止,平息;乱:混乱。 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 |
金吾不禁 | 金吾:秦汉时执掌京城卫戍的地方官。 本指古时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终夜观灯,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没有夜禁,通宵出入无阻。 |
唐・韦述《西都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村,前后各一日。” |
形劫势禁 | 见“形格势禁”。 | 严复《原强》:“夫奴虏之于主人,特形劫势禁,无可如何已耳,非心悦诚服,有爱于其国与主,而共保持之也。” |
百无禁忌 | 百:一切;禁忌:忌讳。 无论什么都不忌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
形禁势格 | 见“形格势禁”。 |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逆亮自知形禁势格,巢穴迥遥,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禁的成语、带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