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祸的成语
带祸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无须之祸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后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累而遭祸。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
兵连祸接 | 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 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
口祸之门 | 祸:灾祸。 嘴是招惹祸患的大门。形容话多易惹祸。 |
五代十国・后周・冯道《舌》: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 |
招灾惹祸 | 招引灾祸。 | 清・李渔《巧团圆・议赘》:“难道我老夫妻两口自己照管不来,还带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去招灾惹祸不成!” |
祸中有福 |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 |
祸福有命 | 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祸福有命,岂其或置于胸中。”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疾病常因饮食不慎而发生,祸患常因说话不慎而造成。 |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兵革之祸 |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 指发生战争。 |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
池鱼之祸 | 见“池鱼之殃”。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
兵拏祸结 | 见“兵连祸结”。 | 元《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
兵连祸结 | 兵:指战争;结:相连。 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兵燹之祸 | 兵燹:战乱所造成的破坏。 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 |
元《宋史・神宗纪二》: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 |
以德追祸 | 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韩非子・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
要宠召祸 | 要:通“邀”,求取。 想求取宠信,反招致祸患。 |
《明史・刘吉传》:“幸门一开,争言祈祷,要宠召祸,实基于此,祝文不敢奉诏。” |
祸莫大于轻敌 | 没有什么比轻视敌人的祸害更大了。多用于警戒人们对自己的对手或敌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
祸福倚伏 |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先秦・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横殃飞祸 | 横:意外的。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其经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恶鬼、温疫气、横殃飞祸。” |
乐祸幸灾 |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
孽根祸胎 | 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
祸福相生 |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 战国・庄子《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
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 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潜身远祸 | 潜:深藏。 隐藏起来远避祸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再让她就妙手空空儿一般报了仇,竟有那本领潜身远祸,她又是女孩儿家,难道还披发入山不成?” |
大祸临头 | 临:光临。 即将发生大灾祸。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
毋望之祸 |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 | 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 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转祸于无辜的人。 |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载:三国时有人献大龟给孙权,孙权命人煮它,烧了一万车柴都煮不烂。诸葛恪建议砍老桑树来煮,结果一煮就烂了。 |
祸兴萧墙 |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 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
唐・鲍溶《长城作》:“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
祸乱滔天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 《晋书・惠帝纪》:“祸乱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废重宫,宗庙纪绝。” |
祸首罪魁 | 首:头目;魁:首领。 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
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大祸临门 | 临:光临。 即将发生大灾祸。 |
浩然《艳阳天》第139章:“大祸临身了。他们日夜害怕的事情,落在头上了。” |
乘间作祸 | 趁机会干坏事。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祸的成语、带祸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