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的成语

带石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6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特生礜石 礜石,毒石,即硫黄铁矿。全句是说礜石不附著别的石头而独立自生。今用来比喻独立能力强,不依靠别人。 本草特生礜石:“释名:苍礜石,苍石,鼠毒,恭曰:『汉中人亦以毒鼠不入药用。』宗奭曰:『礜石,特生礜石,止是一物,但以特生不特生为异耳,所谓特生者,不附盖他石为特尔。』”
心非木石 木石:木头和石头。
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石室金匮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金石可开 见“金石为开”。 沙汀《范老老师》:“他更是从容不迫,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停止的种种论据罗列出来,融会在一种金石可开的信心里面。”
炼石补天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
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石赤不夺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金石不渝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宋・欧阳修《除许怀德制》:“享爵禄之崇高,荷宠灵之优渥,挺金石不渝之操。”
衔玉贾石 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玉石混淆 比喻好坏混杂。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真伪颠倒,玉石混淆。”
落井下石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心坚石穿 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意志坚定,事情就能成功。 宋・陆九渊《语录》:“俗谚云:‘心坚石穿’。即是一个人,如何不打叠教灵利。”
悬驼就石 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
试金石 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这里,端的,现放着试金石。”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狂生》:“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
金石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白雪遗音・马头调・金石良言》:“金石良言将你劝,休嫌絮烦。”
声出金石 金石:指古代的打击乐器。
好像是从乐器中发出来的声音。形容歌声悦耳动听。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而反,声满于天地,如出金石。
石火风灯 见“石火风烛”。 《万善同归集》卷五:“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
金石至交 见“金石之交”。 清・洪楝园《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金石至交,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
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战国・楚 屈原《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膏肓泉石 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
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攻玉以石 攻:加工,制造;以:借用。
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石拔距 见“投石超距”。 东汉・班固《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柱石之坚 像柱石一样坚硬。比喻大臣坚强可靠,能担负国家重任。
海干石烂
燕石妄珍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唐・刘知幾《史通・人物》:“若愚智毕载,妍媸靡择,此则燕石妄珍,齐竽混吹者矣!”
亲当矢石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木心石腹 犹木人石心。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第五卷:“而君介然,不蒙顾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
怪石嶙峋
刊碑立石 刻在石碑上,以便长久保存。形容为了颂德记功,将重要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永垂不朽。 晋书孙绰传:“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石的成语、带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