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省的成语

带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省欲去奢 省:减少;奢:奢侈。
免掉过分的欲念,去除奢侈。
汉・襄楷《复上书》:“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死,省欲去奢。”
人事不省 谓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谁想刘璞因冒风之后,出汗虚了,变为寒症,人事不省,十分危笃。”
不省人事 省:知觉。
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明史・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晨参暮省 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 《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夫人既去,王乃难留。便使嫔妃,相随至舍。莫不晨参暮省,送药送茶。”
力省功倍
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
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昏迷不省 见“昏迷不醒”。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蛇异》:“但觉腥秽特甚,水如潮涌,将身滚出于外,昏迷不省。”
省方观俗 省:察看。
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周书・窦炽传》:“得一睹诛剪鲸鲵,廓清寰宇,省方观俗,登岳告成,然后归魂泉壤。”
省衣节食 省:节约;节:节减。
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劝葬亲》:“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这就是造福之门。”
省俗观风 省:察看。
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唐・魏征《隋书・炀帝纪》:“省俗观风,爰届幽朔。”
省役薄赋 省:减少;赋:税。
减轻徭役和赋税,施行仁政。
三国・魏・曹植《汉景帝赞》:“省役薄赋,百姓殷昌。”
昏定晨省 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
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定省温凊 定省:古代儿女早晚向父母问安;温凊:冬温夏凊的略语,温是温被,凊是扇席。
形容子女非常孝顺。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省刑薄敛 省:减少;敛:征收。
减省刑法,薄征赋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7回:“勤于国政,省刑薄敛,养士训武,修复关隘。”
临危自省 省:醒悟。
临到危难时能够自己觉醒。
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省事宁人 省:减少;宁:平安,安定。
减少事务,使人安宁。
清・王士禛《居易录谈》上卷:“‘锦缆无劳列画艘,轻桡白爱倚船窗,勤民不惮周行远,早又观看向浙江。’此事尤可仰见省事宁人之意。”
日省月修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知县改授》:“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发人猛省
温凊定省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
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豁然省悟 同“豁然大悟”。 《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红楼梦》第四五回:“你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省吃节用 省:节约。
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省吃细用 省:节约。
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中国民谣》:“省吃细用勤劳动,好吃懒做不是人。”
省吃俭用 原指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费用开支。后指吃的用的都很节俭;形容过日子非常节省。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虽不及得富盛之时,却是省吃俭用,勤心苦胝,衣食尽不缺了。”
多快好省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省方观民 省:察看。
观察各地风俗民情。
《周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省身克己 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明・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日省月试 省:检查;试:考核。
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
《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清心省事 心地清净,俭省事情。 宋・陆游《上殿札子》:“人君与天同德,惟当清心省事,淡然虚静,损之又损,至于无为。”
内省不疚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省的成语、带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