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盗的成语

带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7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盗玉窃钩 玉:贵物。
钩:贱物。
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蒋干盗书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赍盗粮,借贼兵 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鼠偷狗盗 同“鼠窃狗盗”。 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监临自盗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 曾慥《类说》卷二引《名臣传・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束装盗金 《汉书 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
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狗盗鸡鸣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盗嫂受金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偷猫盗狗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大盗窃国 窃:盗取。
形容坏人窃取国家政权。
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犬吠之盗 指穿窬之盗;小偷。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
打家劫盗 劫:抢夺。
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诲盗诲淫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引盗入闼 闼:门。
把小偷引到屋里。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
清・陈士芑《甲辰二十八初度自述一百韵》:边邻四面皆楚歌,引盗入闼谁实使?
穿窬之盗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
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盗憎主人 主人:物主。
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漫藏诲盗 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鸡鸣狗盗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弭盗安民 弭:平息;安:稳定。
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诬良为盗 诬:诬陷。
良:好人。
指捏造事实,陷害好人。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因为顾客可以不承认,反咬一口,‘诬良为盗’,还得吃官司。”
阿世盗名 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
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
清・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狗盗鸡啼 见“狗盗鸡鸣”。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开门揖盗 揖:打拱;表示欢迎。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盗贼蜂起
掩耳盗铃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不饮盗泉 比喻为人廉洁。 《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盗名暗世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
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惑世盗名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汉・徐幹《中论・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鼠窃狗盗 窃:偷。
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盗的成语、带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