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痛的成语
带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痛不可忍 | 忍:忍耐。 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
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
痛饮黄龙府 | 痛饮:尽情地喝酒;黄龙:府名,金国的都城,在吉林农安县。 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
李大钊《口占一绝》诗:“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
痛失干城 | ||
痛减思痛 | ||
柏舟之痛 | ||
疾首痛心 | 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
痛心入骨 | 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伤时人不能相忍也。” |
额蹙心痛 | 极度忧愁伤心貌。 | 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痛剿穷追 | 剿:征剿。 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
清・王韬《瓮牖余谈・贼中悍酋记》:“鼓歼之,乃西窜慈野,痛剿穷追。” |
痛贯心膂 | 形容悲痛到极点。 |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
西河之痛 | 痛:悲伤。 指丧子之痛。 |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
不知痛痒 |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同父意见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不知痛痒之人。’” |
泪出痛肠 | 痛遥:伤痛的内心。 指因心里难过而流出了眼泪。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一: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又作么生?’师曰:‘泪出痛肠。’ |
迎头痛击 | 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 | 清・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
创巨痛仍 | 亦作“创钜痛仍”。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 | 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 |
剥肤之痛 | 剥:剥去。 肤:皮肤。 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
《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
痛深恶绝 | 极端痛恨、厌恶。 |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冠家为敌,帮着钱默吟和金三爷到冠家叫闹,打架。” |
痛痒相关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明・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痛毁极诋 | 痛:尽情;诋:毁谤,诬蔑。 指尽力揭发暴露或极力毁谤辱骂。 |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 |
沉着痛快 |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 |
痛心切齿 | 切齿:咬紧牙齿。 形容愤恨到极点。 |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 |
狂歌痛饮 | 狂:越出常度;痛:痛快,尽情。 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 |
金・元好问《摸鱼儿》:“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
痛心病首 |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 北宋《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
好了疮疤忘了痛 |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 |
痛切心骨 |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
神怒民痛 | 痛:恨。 天神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恶多端,引起极大愤怒。 |
西汉・晏婴《晏子春秋・外篇》:“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
头痛额热 | 见“头疼脑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 |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
号啕痛哭 | 号啕:大哭声。 放声大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
怕痛怕痒 |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 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痛的成语、带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